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背景意义 | 第12-14页 |
1.1.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1.2 相关研究回顾 | 第14-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小结 | 第17-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1.3.1 论文的基本思路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政府门户网站 | 第20-27页 |
2.1 政府门户网站的定义 | 第20-21页 |
2.2 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 | 第21-23页 |
2.2.1 信息公开 | 第22页 |
2.2.2 在线办事 | 第22-23页 |
2.2.3 互动交流 | 第23页 |
2.3 政府门户网站的作用 | 第23-27页 |
2.3.1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 第23-25页 |
2.3.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第25-26页 |
2.3.3 促进文化旅游发展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淄博市区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评估 | 第27-38页 |
3.1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评估方式 | 第27页 |
3.2 淄博市区县政府门户网站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第27-28页 |
3.3 淄博市区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评估指标 | 第28-29页 |
3.4 评估结果分析 | 第29-38页 |
3.4.1 整体情况 | 第29-31页 |
3.4.2 信息公开的建设情况 | 第31-34页 |
3.4.3 在线办事的建设情况 | 第34-35页 |
3.4.4 互动交流的建设情况 | 第35-36页 |
3.4.5 网站建设情况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淄博市区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38-45页 |
4.1 淄博市区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8-42页 |
4.1.1 公众认知度和满意度低 | 第38页 |
4.1.2 信息公开的全而性和时效性较为欠缺 | 第38-39页 |
4.1.3 在线办事能力较弱,在线服务形式化 | 第39-40页 |
4.1.4 公众参与渠道不健全,参与程度不高 | 第40页 |
4.1.5 页面布局和栏目规划不科学 | 第40-41页 |
4.1.6 网络安全存在隐患 | 第41-42页 |
4.2 原因分析 | 第42-45页 |
4.2.1 传统行政观念的影响严重 | 第42-43页 |
4.2.2 运行管理不规范,维护力量缺乏 | 第43-44页 |
4.2.3 信息渠道不畅 | 第44页 |
4.2.4 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不到位 | 第44页 |
4.2.5 忽视门户网站对外宣传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淄博市区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第45-53页 |
5.1 增强服务意识,科学定位 | 第45-46页 |
5.2 完善政府网站的管理运行机制 | 第46-47页 |
5.2.1 统一管理单位,明确机构职能 | 第46页 |
5.2.2 采取集约式建设模式 | 第46-47页 |
5.2.3 充实人员,加强培训 | 第47页 |
5.2.4 加大财政投入 | 第47页 |
5.3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 第47-49页 |
5.3.1 完善网站内容管理规范 | 第47-48页 |
5.3.2 健全信息公开保障机制 | 第48-49页 |
5.3.3 建立信息公开监督机制 | 第49页 |
5.4 提高在线办事能力 | 第49-50页 |
5.4.1 整合在线办事资源 | 第49页 |
5.4.2 健全在线办事制度 | 第49页 |
5.4.3 建立公共服务目录 | 第49-50页 |
5.5 提升互动交流效果 | 第50页 |
5.5.1 扩展互动交流渠道 | 第50页 |
5.5.2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 第50页 |
5.5.3 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 第50页 |
5.6 强化安全体系建设 | 第50-51页 |
5.7 其他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51-53页 |
5.7.1 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 | 第51页 |
5.7.2 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