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变频器控制单元总线板设计及阻抗匹配研究
| 摘要 | 第10-12页 |
| ABSTRACT | 第12-13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14-20页 |
| 1.1 变频器 | 第14-17页 |
| 1.1.1 变频器技术的发展 | 第14页 |
| 1.1.2 变频器的应用 | 第14-15页 |
| 1.1.3 高压变频器的分类 | 第15-17页 |
| 1.2 变频器控制单元总线板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8-20页 |
| 第2章 变频器传输线与电磁兼容技术 | 第20-36页 |
| 2.1 变频器基本知识 | 第20-26页 |
| 2.1.1 变频器的定义 | 第20页 |
| 2.1.2 变频器工作的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 2.1.3 变频调速的控制方式 | 第21-22页 |
| 2.1.4 单元串联型高压变频器 | 第22-26页 |
| 2.2 高压变频器传输线 | 第26-27页 |
| 2.2.1 传输线定义 | 第26-27页 |
| 2.2.2 长线与短线的区分 | 第27页 |
| 2.3 传输线的反射和振铃 | 第27-29页 |
| 2.3.1 信号在传输线的反射 | 第27-28页 |
| 2.3.2 “振铃”现象 | 第28-29页 |
| 2.4 传输线特征阻抗 | 第29-34页 |
| 2.4.1 分布参数电路 | 第29页 |
| 2.4.2 均匀传输线方程 | 第29-30页 |
| 2.4.3 传输线特征阻抗计算 | 第30-31页 |
| 2.4.4 常用阻抗匹配的方式 | 第31-33页 |
| 2.4.5 阻抗匹配不良的后果 | 第33-34页 |
| 2.5 线间串扰 | 第34页 |
| 2.6 共式噪音 | 第34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3章 总线板的设计 | 第36-46页 |
| 3.1 总线板的设计原则 | 第36页 |
| 3.2 总线板的设计技术 | 第36-37页 |
| 3.3 总线板不同拓朴结构采用的匹配技术 | 第37-39页 |
| 3.4 总线板的结构 | 第39-40页 |
| 3.5 总线板模型 | 第40页 |
| 3.6 总线板上信号种类与数量 | 第40-41页 |
| 3.7 总线板插座引脚说明 | 第41-42页 |
| 3.8 总线板结构确定 | 第42-43页 |
| 3.8.1 传输信号上升沿时间确定 | 第42页 |
| 3.8.2 无匹配终端迹线的最大允许长度计算 | 第42-43页 |
| 3.8.3 总线板长线长度的确定 | 第43页 |
| 3.9 总线板迹线长度的确定 | 第43-44页 |
| 3.10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4章 变频器控制单元及总线板阻抗匹配结构 | 第46-52页 |
| 4.1 变频器控制单元的功能 | 第46页 |
| 4.2 总线板电路图及应用器件 | 第46页 |
| 4.3 总线板匹配电阻参数 | 第46-48页 |
| 4.4 总线板阻抗匹配检测 | 第48-49页 |
| 4.5 总线板的结构 | 第49-50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5章 总线板研发中不确定性故障及排除 | 第52-64页 |
| 5.1 高压变频器运行中不确定性故障分析 | 第52-53页 |
| 5.2 高压变频器运行中故障原因查找方案 | 第53-54页 |
| 5.3 高压变频器故障原因的确定 | 第54-56页 |
| 5.4 高压变频器故障解决的预定方案 | 第56-57页 |
| 5.5 总线板中长线分析 | 第57-58页 |
| 5.6 总线板特征阻抗的计算 | 第58-59页 |
| 5.7 总线板阻抗改进测试 | 第59-62页 |
| 5.8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4-66页 |
| 6.1 本文总结 | 第64页 |
| 6.2 推广应用前景 | 第64页 |
| 6.3 课题研究的展望和设想 | 第64-66页 |
| 附件一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附件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