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基于介孔硅和甘蔗渣材料的磷酸根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9页
1 前言第9-25页
   ·磷和水体富营养化第9-10页
     ·水体富营养化第9页
     ·磷酸根的来源和危害第9-10页
   ·废水除磷的技术的现状第10-12页
     ·化学沉淀法第10-11页
     ·生物法第11页
     ·结晶法第11-12页
     ·吸附法第12页
   ·吸附剂的分类第12-14页
     ·天然材料及废渣第13页
     ·活性氧化铝第13页
     ·人工合成吸附剂第13-14页
   ·人工合成吸附剂的介绍第14-22页
     ·有序介孔材料第14-19页
     ·农业废弃物整理第19-22页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介绍第22-23页
     ·吸附等温线第22页
     ·吸附动力学模型第22-23页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3-25页
     ·研究内容的对象第23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3-24页
     ·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第24-25页
2 纳米氧化镧混合介孔材料的制备第25-35页
   ·材料和方法第25-26页
     ·制备方法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26页
   ·化学结构表征第26页
   ·结果和讨论第26-34页
     ·吸附剂的表征第26-27页
     ·不同纳米氧化镧掺杂量对磷酸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27-28页
     ·初始磷酸盐浓度和振荡时间影响第28-29页
     ·吸附动力学第29-30页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第30-31页
     ·初始pH值的对磷吸附影响第31-32页
     ·共存离子对磷酸根吸附的影响第32-33页
     ·吸附剂解析第33-34页
   ·结论第34-35页
3 镧掺杂介孔材料的制备第35-46页
   ·材料和方法第35-36页
     ·试剂第35页
     ·LaxM41合成第35页
     ·表征第35页
     ·磷吸附第35-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5页
     ·X射线衍射第36页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第36-37页
     ·不同Si/La摩尔比对磷酸盐吸附的影响第37-38页
     ·La_(25)M41投加量对磷酸盐吸附的影响第38-39页
     ·初始pH值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39-40页
     ·初始磷酸盐浓度和接触时间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40-41页
     ·扰阴离子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第41-42页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42-43页
     ·吸附等温线模型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4 改性甘蔗渣材料的制备和吸附第46-58页
   ·材料和方法第46页
   ·表征第46-48页
     ·表面形貌研究第46页
     ·比表面积第46-47页
     ·zeta电位第47页
     ·吸附剂的交换能力第47页
     ·吸附平衡研究第47页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47页
     ·初始pH值的影响第47-48页
     ·吸附剂使用量的影响第48页
     ·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第48页
     ·解吸研究第48页
   ·结果和讨论第48-57页
     ·吸附剂的表征第48-49页
     ·初始磷酸盐浓度和振荡时间影响第49-50页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第50-51页
     ·初始pH值的对磷吸附的影响第51-53页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53-54页
     ·吸附平衡研究第54-56页
     ·解吸研究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5 结论及建议第58-60页
   ·结论第58-59页
   ·建议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地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下一篇:上海市城郊梯度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和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