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物体表面三维轮廓测量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2.1 物体表面轮廓测量研究分析 | 第9-11页 |
1.2.2 相位轮廓测量应用现状 | 第11-13页 |
1.2.3 表面纹理测量研究分析 | 第13-14页 |
1.2.4 变曲率表面测量研究分析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位轮廓测量系统轮廓重构方法 | 第17-25页 |
2.1 相位轮廓测量系统的原理 | 第17-19页 |
2.2 相位轮廓测量系统的相位提取 | 第19-23页 |
2.2.1 卷积法 | 第19-20页 |
2.2.2 傅里叶变化法 | 第20-22页 |
2.2.3 相移法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相位轮廓测量系统的标定 | 第25-37页 |
3.1 摄像机标定问题 | 第25-33页 |
3.1.1 多种坐标系间的关系 | 第25-26页 |
3.1.2 摄像机模型及参数矩阵计算 | 第26-30页 |
3.1.3 投影矩阵计算精度检验 | 第30-33页 |
3.2 高度Z标定问题 | 第33-34页 |
3.3 位置X,Y标定问题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相位轮廓测量实验 | 第37-51页 |
4.1 实验系统结构 | 第37-41页 |
4.1.1 DLP投影仪成像系统 | 第37-38页 |
4.1.2 DMD工作系统 | 第38页 |
4.1.3 图像数据采集系统 | 第38-40页 |
4.1.4 数据逆向处理 | 第40-41页 |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49页 |
4.2.1 物体表面纹理轮廓测量 | 第41-48页 |
4.2.1.1 自然纹理测量 | 第41-44页 |
4.2.1.2 皮肤表面纹理测量 | 第44-46页 |
4.2.1.3 EVA泡沫板型面轮廓测量 | 第46-47页 |
4.2.1.4 电子芯片表面测量 | 第47-48页 |
4.2.2 变曲率构件表面测量 | 第48-49页 |
4.2.2.1 机械零部件表面测量 | 第48页 |
4.2.2.2 人脸面部轮廓表面测量 | 第48-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起重机械吊钩表面轮廓测量 | 第51-59页 |
5.1 引言 | 第51-52页 |
5.2 吊钩表面轮廓实验 | 第52-57页 |
5.2.1 吊钩表面轮廓实验原理 | 第52页 |
5.2.2 测量实验误差分析 | 第52-53页 |
5.2.2.1 引入旳系统误差 | 第52-53页 |
5.2.2.2 综合误差 | 第53页 |
5.2.2.3 总结 | 第53页 |
5.2.3 利用系统检测 | 第53-55页 |
5.2.4 逆向还原数据比对 | 第55-57页 |
5.2.5 测量结果研究分析 | 第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9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