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的OpenFlow交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0-11页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11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第13-33页 |
2.1 IPv6技术 | 第13-19页 |
2.1.1 IPv6特性 | 第13-15页 |
2.1.2 基本报头和扩展报头 | 第15-19页 |
2.2 OpenFlow技术 | 第19-25页 |
2.2.1 传统网络的问题及应对 | 第19页 |
2.2.2 OpenFlow技术概述 | 第19-21页 |
2.2.3 OpenFlow交换机 | 第21-25页 |
2.3 netmap框架 | 第25-28页 |
2.3.1 netmap概述 | 第25页 |
2.3.2 netmap原理 | 第25-28页 |
2.4 地址分配协议 | 第28-31页 |
2.4.1 DHCP协议 | 第28-29页 |
2.4.2 DHCPv6协议 | 第29-30页 |
2.4.3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整体设计 | 第33-45页 |
3.1 需求分析 | 第33页 |
3.2 设计目标 | 第33-34页 |
3.3 开发平台和工具 | 第34页 |
3.4 设计思路 | 第34-36页 |
3.5 功能模块设计 | 第36-44页 |
3.5.1 数据包解析子模块设计 | 第36-39页 |
3.5.2 地址分配子模块设计 | 第39-40页 |
3.5.3 流表匹配子模块设计 | 第40-43页 |
3.5.4 数据包处理子模块设计 | 第43-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具体实现 | 第45-67页 |
4.1 开发环境搭建 | 第45-47页 |
4.1.1 模块运行平台搭建 | 第45-46页 |
4.1.2 模块与主机拓扑实现 | 第46-47页 |
4.2 数据包解析 | 第47-51页 |
4.2.1 获取完整数据包 | 第47-49页 |
4.2.2 提取关键字段 | 第49-51页 |
4.3 地址分配 | 第51-56页 |
4.3.1 地址请求的判断 | 第52-53页 |
4.3.2 地址分配实现 | 第53-56页 |
4.4 流表匹配 | 第56-62页 |
4.4.1 表结构实现 | 第56-58页 |
4.4.2 指令和动作结构实现 | 第58-59页 |
4.4.3 流表匹配过程实现 | 第59-62页 |
4.5 数据包处理 | 第62-66页 |
4.5.1 丢弃实现 | 第63-64页 |
4.5.2 单端口转移实现 | 第64-65页 |
4.5.3 多端口转移实现 | 第65-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67-89页 |
5.1 准备工作 | 第67-70页 |
5.1.1 地址管理策略 | 第67页 |
5.1.2 表初始数据 | 第67-70页 |
5.2 功能测试 | 第70-86页 |
5.2.1 数据包解析功能测试 | 第70-72页 |
5.2.2 地址分配功能测试 | 第72-77页 |
5.2.3 流表匹配及数据包处理功能测试 | 第77-86页 |
5.3 结果汇总 | 第86-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