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5页 |
1.2.1 下变频技术面临的需求与挑战 | 第11-12页 |
1.2.2 下变频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必要性 | 第12-15页 |
1.3 光学辅助的下变频概述 | 第15-18页 |
1.3.1 微波光子下变频简介 | 第15-17页 |
1.3.2 光学辅助的下变频优势 | 第17-18页 |
1.4 非均匀带通采样变频概述 | 第18-19页 |
1.4.1 非均匀带通采样变频简介 | 第18-19页 |
1.4.2 非均匀带通采样变频优势 | 第19页 |
1.5 光学辅助的非均匀带通采样变频概述 | 第19-21页 |
1.6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光学辅助的非均匀带通采样技术基本理论 | 第23-39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带通采样技术 | 第23-28页 |
2.2.1 带通采样技术基本原理 | 第23-26页 |
2.2.2 多路带通采样的干扰 | 第26-28页 |
2.3 非均匀带通采样变频原理 | 第28-33页 |
2.3.1 非均匀带通采样基本原理 | 第28-30页 |
2.3.2 干扰抑制的实现方式及原理 | 第30-31页 |
2.3.3 频谱包络对非均匀采样变频的影响 | 第31-33页 |
2.4 相关光电技术 | 第33-38页 |
2.4.1 电光及光电转换技术 | 第33-36页 |
2.4.2 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的原理和分类 | 第36-38页 |
2.4.3 利用超短脉冲源进行采样的原理 | 第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光学辅助的非均匀带通采样技术研究及方案设计 | 第39-51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39-41页 |
3.2.1 采用超短光脉冲激光器的链路结构 | 第39-40页 |
3.2.2 采用连续光源和调制器的链路结构 | 第40-41页 |
3.3 采样序列的研究和设计 | 第41-48页 |
3.3.1 随机序列的产生方式 | 第41-43页 |
3.3.2 采样序列的选取原则及方式 | 第43-48页 |
3.4 最优采样频率计算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实例计算与仿真 | 第51-67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具体仿真链路结构的设计 | 第51-52页 |
4.3 双WiFi频段下的计算及仿真 | 第52-58页 |
4.3.1 双WiFi频段下采样频率的计算 | 第52-56页 |
4.3.2 仿真及结果对比分析 | 第56-58页 |
4.4 卫星通信频段下的计算及仿真 | 第58-62页 |
4.4.1 卫星通信频段下采样频率的计算 | 第58-61页 |
4.4.2 仿真及结果对比分析 | 第61-62页 |
4.5 一些参数对变频结果的影响 | 第62-66页 |
4.5.1 光脉冲峰值功率对变频结果的影响 | 第62-64页 |
4.5.2 输入信号幅度对变频结果的影响 | 第64-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7-68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