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课题的现状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11页 |
第2章 目前预测程序升温非对称色谱峰的模式和方法的的建立 | 第11-22页 |
2.1 引言 | 第11页 |
2.2 基于平衡色谱理论偏微分方程的峰形模拟方法 | 第11-13页 |
2.3 本文提出的基于非线性塔板理论的MATLAB预测峰形的新方法 | 第13-15页 |
2.3.1 塔板理论 | 第13-15页 |
2.3.2 非线性塔板理论 | 第15页 |
2.4 描述伸舌峰形的理论分配模型 | 第15-18页 |
2.4.1 Anti-Langmuir吸附模型 | 第15-17页 |
2.4.2 Multi-Langmuir模型 | 第17-18页 |
2.4.3 二次多项式模型 | 第18页 |
2.5 基于二次多项式模型的非线性塔板理论和线性塔板理论对气相色谱程序升温峰形预测方法的比较 | 第18-21页 |
2.5.1 线性塔板理论建立的恒温下保留时间与温度的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2.5.2 基于二项式分配的非线性塔板理论保留行为与温度的保留模型的建立 | 第19-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方法验证及有机酸样品预测程序升温伸舌峰形实例 | 第22-41页 |
3.1 非线性塔板理论对不同进样量下非线性峰形预测能力的验证 | 第22-28页 |
3.1.1 引言 | 第22页 |
3.1.2 文献实验结果与验证 | 第22-28页 |
3.2 有机酸样品实验 | 第28-30页 |
3.2.1 试剂 | 第28-29页 |
3.2.2 实验仪器及条件 | 第29页 |
3.2.3 样品制备 | 第29页 |
3.2.4 恒温实验 | 第29页 |
3.2.5 程序升温实验 | 第29-30页 |
3.3 恒温实验结果 | 第30-31页 |
3.4 样品程序升温下的峰形的实验结果及预测 | 第31-38页 |
3.4.1 恒温下塔板理论对峰形的模拟 | 第31-37页 |
3.4.2 程序升温条件下峰形的预测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第4章 塔板理论方法与DRYLAB软件的对比研究 | 第41-52页 |
4.1 引言 | 第41-42页 |
4.2 实验条件 | 第42-44页 |
4.2.1 实验用的仪器及试剂 | 第42页 |
4.2.2 色谱分离所用的条件 | 第42-44页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4-49页 |
4.3.1 实验的原始数据 | 第44-45页 |
4.3.2 梯度洗脱下保留时间预测的结果比较 | 第45-48页 |
4.3.3 误差统计与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4.4 两种方法对于伸舌峰模拟的差异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全文结论及工作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A | 第56-6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