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野芝麻中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生物合成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8页
缩略语表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4页
 1 野芝麻概述第9页
 2 野芝麻属化学成分研究现状第9-11页
 3 萜类化合物简介第11-16页
   ·萜类化合物的特点第11-12页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第12-14页
     ·单萜第13页
     ·倍半萜第13-14页
     ·二萜第14页
     ·三萜第14页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医学价值第14-16页
     ·抑菌作用第14-15页
     ·消炎、镇静作用第15页
     ·抗过敏作用第15页
     ·抗肿瘤作用第15-16页
     ·抗病毒作用第16页
     ·抗疟原虫作用第16页
     ·抗偏头痛作用第16页
     ·保肝作用第16页
 4 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第16-24页
   ·MVA途径简述第17-18页
   ·MEP途径简述第18-19页
   ·两条途径的抑制剂第19-20页
   ·高等植物中两条途径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第20-24页
第二章 野芝麻中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第24-36页
 1 实验材料第24-25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24页
   ·原料与试剂第24-25页
 2 实验方法第25-30页
   ·薄层色谱条件选择第25页
     ·展开条件的选择第25页
     ·显色剂的选择第25页
   ·柱色谱条件的选择第25-26页
     ·装柱方法第25-26页
     ·洗脱剂的选择第26页
   ·野芝麻的粗提第26页
   ·野芝麻提取液的萃取第26页
   ·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分离第26-27页
   ·正丁醇提取物的分离第27页
   ·HPLC分析以及制备乙酸乙酯以及正丁醇提取物第27-28页
   ·水相提取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第28-29页
   ·石油醚提取物的分离第29-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35页
   ·环烯醚萜苷成分鉴定第30-31页
   ·蜕皮甾酮成分鉴定第31-34页
   ·其他成分鉴定第34-35页
 4 讨论第35-36页
第三章 野芝麻中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第36-50页
 1 实验材料第36-37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36页
   ·原料与试剂第36-37页
 2 实验方法第37-40页
   ·野芝麻中环烯醚萜苷与蜕皮甾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37页
   ·lamalbid与20-羟基蜕皮甾酮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7-38页
   ·洛伐他汀对野芝麻萜类生物合成代谢的影响第38-40页
     ·初步探索实验第38-39页
     ·实验条件优化第39-40页
     ·反应时间对结果的影响第4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0-48页
   ·野芝麻中环烯醚萜苷与蜕皮甾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40-41页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1-42页
   ·洛伐他汀对野芝麻萜类生物合成代谢的影响第42-48页
 4 讨论第48-50页
小结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附录第55-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盾叶薯蓣中黄姜素A的研究和罗布麻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毛细管电泳分析
下一篇:高效亲和色谱法对四种中药活性成分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