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实践 | 第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12-1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就业 | 第12页 |
·失业 | 第12页 |
·大学生就业 | 第12-13页 |
·大学生就业政策 | 第13页 |
·与就业政策相关的主要理论 | 第13-15页 |
·人生需求理论 | 第13页 |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第13-14页 |
·劳动需求理论 | 第14页 |
·劳动力供求理论 | 第14-15页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5-25页 |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 第15-16页 |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模型分析 | 第16-20页 |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5页 |
·大学生就业结构和区域流向不合理 | 第21-23页 |
·大学生就业市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 第23-24页 |
·大学生自我定位模糊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模型、作用、演变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7页 |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模型 | 第25-26页 |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作用 | 第26-28页 |
·就业政策引导和调节大学生就业供求平衡问题 | 第26页 |
·就业政策调节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结构问题 | 第26-27页 |
·就业政策促进和引导大学生就业 | 第27-28页 |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演变 | 第28-30页 |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 | 第28-29页 |
·以"供需见面"为主,"双向选择"为目标的就业政策 | 第29页 |
·市场经济下以"自主择业"为特征的就业政策 | 第29-30页 |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基本导向 | 第30-33页 |
·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 第30-31页 |
·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报效祖国 | 第31页 |
·鼓励大学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 第31-32页 |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 第32页 |
·给予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援助 | 第32-33页 |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就业政策涉及面广,缺乏统一规划 | 第33-34页 |
·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缺乏配套实施机制 | 第34页 |
·政策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全面的保障机制 | 第34-35页 |
·就业政策缺乏法律保障,毕业生利益得不到保护 | 第35页 |
·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就业政策知晓率低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基本思路 | 第37-49页 |
·国外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 第37-39页 |
·政府宏观调控,制定多种有效政策,积极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 | 第37页 |
·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实行就业信息网络化管理 | 第37-38页 |
·政府加强就业立法,保障大学生利益 | 第38页 |
·高校按照市场办学,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 第38-39页 |
·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基本思路 | 第39-49页 |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政策 | 第39-42页 |
·政府应完善、规范、拓展大学生就业市场 | 第42-44页 |
·政府应健全立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44-46页 |
·政府应扩大高校自主办学权,明确政府管理高校权责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