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柳得恭《二十一都怀古诗》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综述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二章 《二十一都怀古诗》的成书及在中朝两国的流传第15-23页
    2.1 《二十一都怀古诗》的成书第15-18页
        2.1.1 《二十一都怀古诗》成书的思想因素第15-16页
        2.1.2 《二十一都怀古诗》成书的现实因素第16-18页
    2.2 《二十一都怀古诗》的流传第18-23页
        2.2.1 柳得恭与中国文人的交游与初编本的流传第18-22页
        2.2.2 《二十一都怀古诗》再编本的流传第22-23页
第三章 《二十一都怀古诗》的版本系统概述第23-32页
    3.1 初编本系统第23-24页
    3.2 再编本系统第24-30页
        3.2.1 中国鹤斋丛书本第24-25页
        3.2.2 朝鲜版本第25-26页
        3.2.3 中国刊本与朝鲜刊本比较第26-28页
        3.2.4 初编本系统与再编本系统《二十一都怀古诗》比较第28-30页
    3.3 《二十一都怀古诗》版本源流关系第30-32页
第四章 《二十一都怀古诗》的诗歌及注文分析第32-47页
    4.1 《二十一都怀古诗》收录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第32-42页
        4.1.1 诗歌的内容第33-39页
        4.1.2 诗歌的艺术特色第39-42页
    4.2 《二十一都怀古诗》的诗歌注文考察第42-47页
        4.2.1 注文的出处与注释特点第42-44页
        4.2.2 注文与所引文献原文比对第44-47页
第五章 《二十一都怀古诗》的价值第47-52页
    5.1 《二十一都怀古诗》的历史价值第47-49页
    5.2 《二十一都怀古诗》的文学价值第49-52页
        5.2.1 朝鲜朝中后期怀古诗的典范第49-50页
        5.2.2 中朝文学交流的典范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词第55-56页
附录A 《二十一都怀古诗》点校第56-86页
附录B 赵之谦《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二十一都怀古诗》题识第86-87页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阿拉文德·阿迪加《白老虎》中的过度城市化
下一篇:1990年以来女性都市写作的平民路向--以虹影、池莉、王安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