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城市生活垃圾特性及处置情况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1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固相垃圾降解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3 垃圾填埋场光谱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页 |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垃圾降解机理分析 | 第22-31页 |
2.1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垃圾的降解 | 第22-25页 |
2.1.1 垃圾降解的过程分析 | 第22-23页 |
2.1.2 垃圾降解的机理分析 | 第23页 |
2.1.3 垃圾降解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5页 |
2.2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含碳物质的降解机理分析 | 第25-27页 |
2.2.1 好氧和兼氧区 | 第26页 |
2.2.2 厌氧和兼氧区 | 第26-27页 |
2.3 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含氮物质的降解机理分析 | 第27-31页 |
2.3.1 含氮物质的降解机理分析 | 第27-29页 |
2.3.2 含氮物质降解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试验方案与设计 | 第31-35页 |
3.1 试验目的 | 第31页 |
3.2 实验装置的设计 | 第31-32页 |
3.3 实验的实施 | 第32-33页 |
3.4 实验监测指标及方法 | 第33-34页 |
3.5 实验期间温度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导气管管径对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污染物质降解的影响分析 | 第35-54页 |
4.1 液相指标 | 第35-42页 |
4.1.1 pH和挥发性脂肪酸 | 第35-37页 |
4.1.2 含碳化合物变化规律分析 | 第37-38页 |
4.1.3 含氮化合物变化规律分析 | 第38-42页 |
4.2 固相指标 | 第42-48页 |
4.2.1 沉降 | 第42-43页 |
4.2.2 灰分 | 第43-44页 |
4.2.3 含碳化合物 | 第44-45页 |
4.2.4 含氮化合物 | 第45-48页 |
4.3 准好氧填埋结构固液相氮化合物转化规律分析 | 第48-50页 |
4.4 准好氧填埋结构固液相中碳化合物转化规律分析 | 第50-52页 |
4.5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导气管管径对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不同部位垃圾降解的影响分析 | 第54-68页 |
5.1 导气管管径对不同层位垃圾降解的影响分析 | 第54-58页 |
5.1.1 导气管管径对上层垃圾降解的影响分析 | 第54-56页 |
5.1.2 导气管管径对中层垃圾降解的影响分析 | 第56-57页 |
5.1.3 导气管管径对下层垃圾降解的影响分析 | 第57-58页 |
5.2 不同导气管管径反应器中垃圾的光谱特性分析 | 第58-65页 |
5.2.1 三维荧光光谱(3D-EEM) | 第59-63页 |
5.2.2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第63-65页 |
5.3 物化指标与光谱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65-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