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地地区低孔渗储层评价及产能预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流程 | 第10-11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14页 |
| 2.1 地理概括 | 第12-13页 |
| 2.2 地质概括 | 第13-14页 |
| 第3章 储层特征及测井响应特征 | 第14-23页 |
| 3.1 储层沉积特征及成因 | 第14页 |
| 3.2 储层特征 | 第14-17页 |
| 3.2.1 岩石学特征 | 第14-15页 |
| 3.2.2 物性特征 | 第15-16页 |
| 3.2.3 孔隙结构特征 | 第16-17页 |
| 3.3 储层“四性”关系特征分析 | 第17-21页 |
| 3.3.1 岩性与物体的关系 | 第17-19页 |
| 3.3.2 岩性与电性的关系 | 第19页 |
| 3.3.3 储层含油气性与电性及物性的关系 | 第19-21页 |
| 3.4 测井响应特征 | 第21-23页 |
| 第4章 低孔渗储层测井评价 | 第23-39页 |
| 4.1 储层参数的计算模型 | 第23-29页 |
| 4.1.1 孔隙度计算模型 | 第23-24页 |
| 4.1.2 渗透率计算模型 | 第24-26页 |
| 4.1.3 饱和度计算模型 | 第26-29页 |
| 4.2 低孔渗储层测井评价 | 第29-32页 |
| 4.2.1 利用阵列声波识别气水层 | 第29-30页 |
| 4.2.2 利用微电阻率扫描识别沉积构造特征 | 第30-32页 |
| 4.3 重点井精细评价实例 | 第32-39页 |
| 第5章 产能主控因素分析及产能预测 | 第39-57页 |
| 5.1 产能预测基本理论 | 第39-41页 |
| 5.2 产能主控因素分析方法研究 | 第41-46页 |
| 5.2.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第42页 |
| 5.2.2 逐步回归分析法 | 第42-45页 |
| 5.2.3 主成分分析法 | 第45-46页 |
| 5.3 产能主控因素的确定 | 第46-47页 |
| 5.4 产能预测方法研究 | 第47-55页 |
| 5.4.1 基于储层参数的产能指数预测法 | 第47-49页 |
| 5.4.2 基于平面径向稳态渗流原理的产能预测法 | 第49-52页 |
| 5.4.3 孔隙结构与地层压力相结合的产能预测法 | 第52-55页 |
| 5.5 小结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