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1.1 概述 | 第10页 | 
| 1.2  造纸废水及其来源 | 第10-11页 | 
| 1.3 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 1.4 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主要方法 | 第12页 | 
| 1.5 电化学法论述 | 第12-14页 | 
| 1.5.1 电化学法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 1.5.2 电化学法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1.5.3 电化学过程不同电极材料的作用研究 | 第14页 | 
| 1.6 三维电极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1.6.1 三维电极的特点 | 第14-15页 | 
| 1.6.2 三维电极的分类 | 第15页 | 
| 1.6.3 三维电极的机理研究 | 第15-16页 | 
| 1.7 快离子导体 | 第16-17页 | 
| 1.8 纳米零价铁 | 第17-19页 | 
| 1.8.1 纳米零价铁概述 | 第17页 | 
| 1.8.2 纳米零价铁的性质 | 第17页 | 
| 1.8.3 纳米零价铁的作用机理 | 第17页 | 
| 1.8.4 纳米零价铁在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应用 | 第17-18页 | 
| 1.8.5 纳米零价铁的改性 | 第18-19页 | 
| 1.8.6 纳米零价铁-膨润土概述 | 第19页 | 
| 1.9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19-22页 | 
| 第2章 快离子导体的制备与选择 | 第22-30页 | 
|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22-23页 | 
| 2.1.1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第22页 | 
| 2.1.2 实验试剂药剂 | 第22-23页 | 
| 2.2 粒子电极的制备 | 第23-24页 | 
| 2.2.1 钠化改性膨润土的制备 | 第23页 | 
| 2.2.2 纳米零价铁(nZVI)的制备 | 第23-24页 | 
| 2.2.3 膨润土负载纳米零价铁(B-n ZVI)的制备 | 第24页 | 
| 2.3 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 2.3.1 快离子导体的电导率 | 第24页 | 
| 2.3.2 快离子导体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 2.4 快离子导体的选择 | 第25-28页 | 
| 2.4.1 快离子导体的电导率 | 第25页 | 
| 2.4.2 XRD表征结果分析 | 第25-26页 | 
| 2.4.3 SEM微观表面形态分析 | 第26-27页 | 
| 2.4.4 不同导体粒子吸附降解造纸废水COD_(Cr) | 第27-2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3章 快离子导体在三维电极法深度降解造纸废水中的应用 | 第30-50页 | 
| 3.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30-31页 | 
| 3.1.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 3.1.2 实验装置 | 第31页 | 
| 3.2 实验分析指标 | 第31-33页 | 
| 3.3 石墨极板-B-nZVI三维电极系统降解造纸废水的研究 | 第33-39页 | 
| 3.3.1 最佳电解时间的确定 | 第33-34页 | 
| 3.3.2 最佳工作电压的确定 | 第34-35页 | 
| 3.3.3 最佳极板距离的测定 | 第35-36页 | 
| 3.3.4 三维粒子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 第36-37页 | 
| 3.3.5 废水初始pH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 3.3.6 三维电极粒子重复使用次数对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4 铝极板-B-nZVI三维电极系统降解造纸废水 | 第39-46页 | 
| 3.4.1 最佳电解时间的确定 | 第40-41页 | 
| 3.4.2 最佳工作电压的确定 | 第41-42页 | 
| 3.4.3 最佳极板距离的确定 | 第42页 | 
| 3.4.4 最佳粒子电极投加量的确定 | 第42-43页 | 
| 3.4.5 废水初始pH对三维电极降解废水的影响 | 第43-45页 | 
| 3.4.6 三维电极粒子重复使用次数对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 3.5 不同三维电极系统处理造纸废水效果对比 | 第46-47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 第4章 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 第50-54页 | 
| 4.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0-51页 | 
| 4.2 实验方法 | 第51页 |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5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三维电极系统降解造纸废水机理分析 | 第54-60页 | 
| 5.1 石墨惰性电极-B-nZVI三维电极系统降解废水的机理分析 | 第54-56页 | 
| 5.2 铝絮凝电极-B-nZVI三维电极系统降解废水的机理分析 | 第56-57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 6.2 展望 | 第61页 |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 
| 在学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