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子晶体的周期颗粒阻尼复合薄板带隙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 1.1 引言 | 第8-9页 |
| 1.2 声子晶体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1.3 NOPD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4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4-16页 |
| 1.5.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1.5.2 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2章 周期颗粒阻尼复合薄板带隙特性的理论分析 | 第17-27页 |
| 2.1 各种分析方法的介绍 | 第17-19页 |
| 2.2 带隙计算公式的推导 | 第19-24页 |
| 2.3 能带结构计算算例 | 第24-25页 |
| 2.4 实验验证 | 第25-26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复合薄板第一带隙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27-44页 |
| 3.1 多元二次回归设计 | 第27-28页 |
| 3.1.1 多元二次回归模型 | 第27-28页 |
| 3.1.2 多元回归正交设计 | 第28页 |
| 3.2 复合薄板第一带隙的二次正交试验设计 | 第28-33页 |
| 3.2.1 振动传输特性的试验条件 | 第29-30页 |
| 3.2.2 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 | 第30-33页 |
| 3.3 复合薄板第一带隙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33-40页 |
| 3.3.1 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33-34页 |
| 3.3.2 带隙宽度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 | 第34-36页 |
| 3.3.3 带隙起始频率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 | 第36-37页 |
| 3.3.4 回归模型的预测及实验验证 | 第37-40页 |
| 3.4 各因素对第一带隙的影响 | 第40-43页 |
| 3.4.1 带隙宽度变化规律 | 第40-41页 |
| 3.4.2 带隙起始频率变化规律 | 第41-43页 |
| 3.5 本章总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特定带隙的复合薄板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第44-53页 |
| 4.1 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 第44-47页 |
| 4.1.1 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第44-47页 |
| 4.1.2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 | 第47页 |
| 4.2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第47-50页 |
| 4.2.1 评价函数的建立 | 第47-49页 |
| 4.2.2 约束要求 | 第49-50页 |
| 4.2.3 数学模型 | 第50页 |
| 4.3 优化设计求解 | 第50-51页 |
| 4.4 实验验证 | 第51-52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 5.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53-54页 |
| 5.2 创新之处 | 第54页 |
| 5.3 展望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及投稿的论文 | 第61-62页 |
|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