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女神信仰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方法 | 第10-15页 |
一、中国女神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 第10-12页 |
二、闽南女神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漳州女神信仰的概况 | 第15-25页 |
第一节 漳州女神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 第15-18页 |
一、“信巫俗鬼”的地域传统与女神信仰的萌生 | 第15-17页 |
二、女神信仰的传播与扩散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漳州女神信仰的分类 | 第18-25页 |
一、安澜护航之神 | 第18-19页 |
二、救苦救难之神 | 第19-20页 |
三、扶胎保幼之神 | 第20-22页 |
四、其他女神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漳州女神信仰的特色 | 第25-37页 |
第一节 巫道性 | 第25-28页 |
一、女神的传说故事体现巫道性 | 第25-26页 |
二、神灵的信仰仪式体现巫道性 | 第26-28页 |
第二节 职能的单一性 | 第28-31页 |
一、扶胎保育,荫护家庭 | 第29-30页 |
二、抗击外辱,保境安民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宗族性 | 第31-33页 |
一、家族神庙 | 第32页 |
二、优待个别神灵 | 第32-33页 |
第四节 人文性 | 第33-37页 |
一、称呼的人文性 | 第33-35页 |
二、性格的人文性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漳州女神信仰的作用与影响 | 第37-47页 |
第一节 漳州女神信仰折射的家庭、社会观念 | 第37-41页 |
一、家庭观念 | 第37-39页 |
二、社会观念 | 第39-41页 |
第二节 漳州女神信仰的价值、意义 | 第41-47页 |
一、私领域:塑造女性的人文性格 | 第41-43页 |
二、公领域:整合民众的社会生活 | 第43-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