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鄂博矿山生态环境评价分析及修复措施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1.2.1 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1.2.2 矿山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 第10页 |
1.3 项目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3-22页 |
2.1 自然概况 | 第13-19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3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13-14页 |
2.1.3 气候条件 | 第14-15页 |
2.1.4 水文分析 | 第15-19页 |
2.1.5 土壤植被 | 第19页 |
2.3 土地资源 | 第19-20页 |
2.4 社会经济 | 第20-22页 |
3. 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 第22-39页 |
3.1 水资源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3.1.1 水污染现状分析 | 第22-24页 |
3.1.2 水资源平衡分析 | 第24-25页 |
3.2 地质灾害分析 | 第25-28页 |
3.3 土壤现状分析 | 第28-32页 |
3.3.1 土壤污染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3.3.2 土壤侵蚀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3.4 粉尘现状分析 | 第32-35页 |
3.4.1 粉尘来源 | 第32-33页 |
3.4.2 粉尘排放现状 | 第33-34页 |
3.4.3 粉尘浓度预测模型 | 第34-35页 |
3.5 植被覆盖度分析 | 第35-37页 |
3.6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第37-39页 |
4. 白云鄂博矿区生态恢复措施 | 第39-53页 |
4.1 总体目标 | 第39页 |
4.2 原则 | 第39页 |
4.3 植被恢复措施 | 第39-53页 |
4.3.1 排土场 | 第39-47页 |
4.3.2 露天采矿场 | 第47-50页 |
4.3.3 尾矿库 | 第50-53页 |
5.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个人简介 | 第57-58页 |
导师简介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