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概述 | 第11-13页 |
1.1.1 手性的定义 | 第11页 |
1.1.2 手性拆分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手性分离的方法 | 第13-14页 |
1.2.1 化学拆分法 | 第13-14页 |
1.2.2 生物拆分法 | 第14页 |
1.2.3 色谱拆分法 | 第14页 |
1.3 高效液相色谱CSPs | 第14-20页 |
1.3.1 小分子CSPs | 第15-16页 |
1.3.2 大分子CSPs | 第16-17页 |
1.3.3 多糖类CSPs | 第17-20页 |
1.4 手性识别机理 | 第20-22页 |
1.4.1“三点相互作用” | 第20页 |
1.4.2 过渡金属离子的手性配位相互作用 | 第20-21页 |
1.4.3 包结络合作用 | 第21页 |
1.4.4 电荷转移 | 第21-22页 |
1.5 分子模拟对手性识别的研究 | 第22-23页 |
1.5.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2页 |
1.5.2 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 | 第22-23页 |
1.5.3 手性识别机理研究的进展 | 第23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5-32页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5-26页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5-26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2.2.1 试剂的纯化 | 第26-27页 |
2.2.2 直链淀粉类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第27-28页 |
2.2.3 纤维素类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第28页 |
2.2.4 涂覆型多糖类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 第28-29页 |
2.3 测试方法及设备 | 第29-31页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 第29页 |
2.3.2 核磁共振谱仪(H1 NMR) | 第29页 |
2.3.3 热失重分析(TGA) | 第29-30页 |
2.3.4 高效液相色谱(HPLC) | 第30页 |
2.3.5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0-31页 |
2.3.6 Materials Studio模拟 | 第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多糖类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32-39页 |
3.1 多糖类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第32页 |
3.2 多糖类苯基甲酸酯衍生物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第32-37页 |
3.3 多糖类手性固定相的热失重分析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多糖类衍生物与对映体的相互作用 | 第39-49页 |
4.1 多糖类衍生物对于对映体的HPLC手性识别性能评价 | 第39页 |
4.2 多糖类衍生物与对映体相互作用的XRD表征与分析 | 第39-43页 |
4.3 多糖类衍生物与对映体相互作用的IR表征与分析 | 第43-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多糖类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手性识别机理研究 | 第49-66页 |
5.1 多糖类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模型及其最优构象的建立 | 第49-58页 |
5.1.1 8个单元ADMPC模型及其最优构象的建立 | 第49-51页 |
5.1.2 8个单元CDMPC模型及其最优构象的建立 | 第51-53页 |
5.1.3 8个单元ADCPC模型及其最优构象的建立 | 第53-54页 |
5.1.4 8个单元CDCPC模型及其最优构象的建立 | 第54-55页 |
5.1.5 8个单元ATPC模型及其最优构象的建立 | 第55-57页 |
5.1.6 8个单元CTPC模型及其最优构象的建立 | 第57-58页 |
5.2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多糖衍生物手性识别机理的研究 | 第58-65页 |
5.2.1 ADMPC的分子动力学对接模拟及手性识别机理 | 第58-59页 |
5.2.2 CDMPC的分子动力学对接模拟及手性识别机理 | 第59-61页 |
5.2.3 ADCPC的分子动力学对接模拟及手性识别机理 | 第61-62页 |
5.2.4 CDCPC的分子动力学对接模拟及手性识别机理 | 第62-63页 |
5.2.5 ATPC的分子动力学对接模拟及手性识别机理 | 第63-64页 |
5.2.6 CTPC的分子动力学对接模拟及手性识别机理 | 第64-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表A:本文涉及化合物的中英文名称、缩写及结构式说明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