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基于线粒体靶向的新型纳米医药体系的制备与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2页
    1.1. 纳米医药第12-18页
        1.1.1. 纳米药物载体第12-18页
    1.2. 靶向治疗第18-23页
        1.2.1. 细胞靶向第18-20页
        1.2.2. 细胞器靶向第20-23页
    1.3. 刺激响应释放第23-27页
        1.3.1. 内部刺激第24-25页
        1.3.2. 外部物理刺激第25-27页
    1.4. 一氧化氮第27-30页
        1.4.1. N-Diazeniumdiolates类供体第27-28页
        1.4.2. 亚硝基硫醇(SNO)类供体第28页
        1.4.3. 其它种类的NO供体第28-30页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二章 基于碳量子点的线粒体靶向释放一氧化氮促进细胞凋亡的纳米体系第32-62页
    2.1. 引言第32-34页
    2.2. 实验部分第34-39页
        2.2.1. 试剂与原料第34-35页
        2.2.2. 合成与制备第35-37页
        2.2.3. 测试与仪器第37页
        2.2.4. 一氧化氮(NO)释放研究第37页
        2.2.5. 细胞培养第37-38页
        2.2.6. 细胞活性测试第38页
        2.2.7. 亚细胞定位成像第38页
        2.2.8. 细胞凋亡测试第38-39页
        2.2.9. 线粒体膜电位分析第3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9-61页
        2.3.1. 纳米体系的构建与表征第39-48页
        2.3.2. 纳米体系的NO释放行为第48-52页
        2.3.3. 纳米体系的线粒体靶向行为考察第52-53页
        2.3.4. 纳米体系的促凋亡行为第53-61页
    2.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三章 具有较高可控性的NO释放纳米体系的制备及其促凋亡功能的研究第62-92页
    3.1. 引言第62-64页
    3.2. 实验部分第64-68页
        3.2.1. MitoCdot-NF与Cdot-NF光促发NO释放系统合成路线图第64-65页
        3.2.2. 原料和试剂第65页
        3.2.3. 合成与制备第65-67页
        3.2.4. 测试与仪器第67页
        3.2.5. 光促发的NO释放研究第67-68页
        3.2.6. 细胞培养第68页
        3.2.7. 细胞共定位成像第68页
        3.2.8.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测试第68页
        3.2.9. 细胞活性(viability)测试第6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8-91页
        3.3.1. 线粒体靶向NO释放纳米体系的构建与表征第68-83页
        3.3.2. 光激发的 NO 释放研究第83-85页
        3.3.3 线粒体靶向研究第85-86页
        3.3.4 NO诱导的线粒体凋亡研究第86-90页
        3.3.5 细胞活性研究第90-91页
    3.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四章 基于光敏剂/胶束结构的双重靶向纳米体系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第92-119页
    4.1 引言第92-94页
    4.2 实验部分第94-97页
        4.2.1 线粒体靶向的阳离子卟啉合成路线图第94页
        4.2.2 原料和试剂第94页
        4.2.3 合成与制备第94-95页
        4.2.4 测试与仪器第95-96页
        4.2.5 体外药物释放研究第96页
        4.2.6 单线态氧释放的研究第96页
        4.2.7 细胞培养第96页
        4.2.8 细胞摄取和细胞共定位成像第96-97页
        4.2.9 细胞凋亡实验和线粒体膜电位分析第97页
        4.2.10 细胞暗毒性测试第97页
        4.2.11 光毒性测试第9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7-118页
        4.3.1 基于聚合物胶束的双靶向光动力治疗体系的构建与表征第97-102页
        4.3.2 不同pH条件下光敏剂(MitoTPP)的释放研究第102-105页
        4.3.3 单线态氧的释放研究第105-107页
        4.3.4 胶束体系的双靶向能力研究第107-110页
        4.3.5 PDT引起的线粒体损伤研究第110-113页
        4.3.6 光动力治疗效果研究第113-118页
    4.4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五章 基于光敏剂/石墨烯的双靶向纳米体系提高光动力治疗效率第119-141页
    5.1 引言第119-120页
    5.2 实验部分第120-121页
        5.2.1 试剂与原料第120页
        5.2.2 合成与制备第120页
        5.2.3 测试与仪器第120-121页
        5.2.4 体外药物释放研究第121页
        5.2.5 单线态氧释放的研究第121页
        5.2.6 细胞培养第121页
        5.2.7 细胞摄取和细胞共定位成像第121页
        5.2.8 细胞凋亡实验和线粒体膜电位分析第121页
        5.2.9 细胞暗毒性测试与光毒性第12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21-139页
        5.3.1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双靶向光动力治疗体系的构建与表征第121-126页
        5.3.2 光敏剂(MitoTPP)的体外释放研究第126-128页
        5.3.3 单线态氧的释放研究第128-131页
        5.3.4 石墨烯体系的双靶向能力的考察第131-135页
        5.3.5 PDT引致的线粒体损伤第135-137页
        5.3.6 PDT引起的细胞毒性考察第137-139页
    5.4 本章小结第139-141页
结论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6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2-163页
致谢第163-164页
附件第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LA/PBS共混体系叶片塑化挤出制备及其增容特性研究
下一篇:CO2捕集用高性能PEO基气体分离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