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度假村景观设计研究--以五夫镇荷花庄园生态度假村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9-11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2 论文框架 | 第10-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5 国内度假村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第13-16页 |
1.5.1 国内旅游度假村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5.2 国内度假村的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第16-22页 |
2.1 生态理念的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1.1 生态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生态景观的概念 | 第16-17页 |
2.2 度假村的相关概念 | 第17-22页 |
2.2.1 度假村的概念 | 第17页 |
2.2.2 生态度假村的概念 | 第17页 |
2.2.3 度假村的特点 | 第17页 |
2.2.4 度假村的分类 | 第17-19页 |
2.2.5 度假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 第19-22页 |
第三章 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 第22-26页 |
3.1 景观设计的生态原则 | 第22-23页 |
3.1.1 保留与再利用 | 第22页 |
3.1.2 整体设计原则 | 第22页 |
3.1.3 安全性原则 | 第22-23页 |
3.1.4 多样性原则 | 第23页 |
3.2 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设计手法 | 第23-26页 |
3.2.1 保留与再利用 | 第23-24页 |
3.2.2 生态优先 | 第24页 |
3.2.3 变废为宝 | 第24-25页 |
3.2.4 借助科技 | 第25页 |
3.2.5 利用自然 | 第25-26页 |
第四章 五夫镇荷花庄园的基本概况 | 第26-32页 |
4.1 五夫镇的基本概况 | 第26-28页 |
4.1.1 规划区位概况 | 第26页 |
4.1.2 建筑风格分析 | 第26-27页 |
4.1.3 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 | 第27-28页 |
4.1.4 历史文化概况 | 第28页 |
4.2 五夫镇荷花园庄园的基本概况 | 第28-30页 |
4.2.1 自然地理区位 | 第28页 |
4.2.2 交通概况 | 第28-29页 |
4.2.3 景观资源分析 | 第29页 |
4.2.4 周边旅游景点分析 | 第29-30页 |
4.3 五夫镇荷花庄园生态度假村的市场分析 | 第30-32页 |
4.3.1 优势分析 | 第30页 |
4.3.2 劣势分析 | 第30页 |
4.3.3 机遇分析 | 第30-31页 |
4.3.4 挑战分析 | 第31-32页 |
第五章 五夫镇荷花庄园生态度假村景观设计 | 第32-56页 |
5.1 设计思路 | 第32-33页 |
5.1.1 设计目标和任务 | 第32页 |
5.1.2 景观设计理念的形成 | 第32-33页 |
5.2 荷花庄园的总体设计介绍 | 第33-35页 |
5.2.1 荷花庄园的功能分区介绍 | 第33-34页 |
5.2.2 荷花庄园的地形分析 | 第34-35页 |
5.3 雨水花园在生态度假村的局部应用 | 第35-37页 |
5.4 生态度假村的景观设计分析 | 第37-56页 |
5.4.1 位置分析 | 第37-38页 |
5.4.2 功能分区 | 第38-44页 |
5.4.3 景观视线分析 | 第44-45页 |
5.4.4 交通分析 | 第45-47页 |
5.4.5 植物配置分析 | 第47-48页 |
5.4.6 驳岸景观设计 | 第48-50页 |
5.4.7 建筑风格分析 | 第50-51页 |
5.4.8 硬质景观设计 | 第51-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