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绩效考核评价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2 平衡计分卡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3 资料来源 | 第20页 |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4.2 本文的创新 | 第21-22页 |
第2章 绩效管理与平衡计分卡理论 | 第22-29页 |
2.1 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2.1.1 绩效与绩效管理 | 第22-23页 |
2.1.2 企业战略 | 第23页 |
2.2 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 | 第23-28页 |
2.2.1 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历程 | 第24页 |
2.2.2 平衡计分卡核心内容分析 | 第24-27页 |
2.2.3 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战略地图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财险公司引入平衡计分卡的适用性分析 | 第29-32页 |
3.1 战略性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 第29-30页 |
3.1.1 战略性意义 | 第29页 |
3.1.2 职能性功能 | 第29-30页 |
3.2 业务流程的复杂性与长期性 | 第30页 |
3.3 提供无形的金融服务 | 第30页 |
3.4 会计计量的特殊性 | 第30页 |
3.5 单笔业务的经营时间跨度长 | 第30-31页 |
3.6 财产保险行业的发展特点 | 第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天安保险枣庄中心支公司业绩评价现状研究 | 第32-41页 |
4.1 天安保险枣庄中心支公司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4.1.1 天安保险枣庄中心支公司简介 | 第32页 |
4.1.2 天安保险枣庄中心支公司的组织结构 | 第32-33页 |
4.2 公司业绩评价现状 | 第33-37页 |
4.2.1 业绩评价的主要工作 | 第34页 |
4.2.2 现行的薪酬模式 | 第34页 |
4.2.3 考核指标的选择 | 第34-35页 |
4.2.4 员工对关键绩效指标法绩效管理体系的评价 | 第35-37页 |
4.3 公司业绩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7-40页 |
4.3.1 公司全员对绩效管理目标认识不足 | 第37页 |
4.3.2 业绩考核未与企业战略密切结合 | 第37-38页 |
4.3.3 过分注重绩效考核,员工参与度不够 | 第38页 |
4.3.4 业绩考核指标设置缺陷 | 第38-39页 |
4.3.5 绩效考核未对考评结果进行追踪 | 第39页 |
4.3.6 管理人员与下属之间缺乏业绩评价反馈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天安保险枣庄中心支公司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 | 第41-53页 |
5.1 建立业绩评价体系的目的 | 第41页 |
5.2 天安财险枣庄中支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41-46页 |
5.2.1 天安财险枣庄中心支公司的战略目标 | 第41-43页 |
5.2.2 战略转化并确立考核指标 | 第43-46页 |
5.3 天安财险枣庄中支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指标的赋值 | 第46-49页 |
5.3.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46页 |
5.3.2 对天安财险枣庄中支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指标赋值 | 第46-49页 |
5.4 天安财险枣庄中支平衡计分卡的实施与应用 | 第49-51页 |
5.4.1 天安财险枣庄中支平衡计分卡的实施 | 第49-50页 |
5.4.2 天安财险枣庄中支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 第50-51页 |
5.5 天安财险枣庄中心支公司引入平衡计分卡的保障措施 | 第51页 |
5.5.1 开展针对管理层的学习与培训 | 第51页 |
5.5.2 建立健全沟通渠道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