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3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1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2.1.1 最小样本量计算 | 第13页 |
2.1.2 诊断效能评估 | 第13-14页 |
2.1.3 预测效能评估 | 第14页 |
2.2 资料收集 | 第14-15页 |
2.2.1 诊断研究资料收集 | 第14页 |
2.2.2 预测研究资料收集 | 第14页 |
2.2.3 检验指标的来源及检测 | 第14-15页 |
2.2.4 随访 | 第15页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15-16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6-26页 |
3.1 诊断效能评估 | 第16-19页 |
3.1.1 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 | 第16-17页 |
3.1.2 研究对象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 第17-18页 |
3.1.3 FPR诊断CRC的ROC曲线 | 第18页 |
3.1.4 联合CEA、CA199指标鉴别诊断 | 第18-19页 |
3.2 预测效能评估 | 第19-26页 |
3.2.1 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 第19-21页 |
3.2.2 FPR预后CUTOFF值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 第21-22页 |
3.2.3 FPR与CRC患者预后的关系 | 第22-24页 |
3.2.4 构建Nomogram模型 | 第24-26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6-2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3-34页 |
综述 炎性指标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 第34-41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