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网络融合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决策算法、网络协同传输、移动性管理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网络融合相关技术研究 | 第14-30页 |
| ·IMS技术 | 第14-20页 |
| ·IMS网络架构 | 第14-16页 |
| ·IMS用户注册 | 第16-18页 |
| ·IMS会话建立 | 第18-20页 |
| ·多属性决策技术 | 第20-21页 |
| ·协同传输技术 | 第21-26页 |
| ·SCTP数据传输 | 第22-24页 |
| ·多宿主 | 第24页 |
| ·多流 | 第24-26页 |
| ·移动性管理技术 | 第26-29页 |
| ·网络层移动性管理—移动IP | 第27-28页 |
| ·应用层移动性管理—SIP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异构网络融合系统总体架构 | 第30-36页 |
| ·应用场景 | 第30-31页 |
| ·平台总体设计 | 第31-32页 |
| ·子系统 | 第32-34页 |
| ·上下文感知子系统 | 第33页 |
| ·聚合决策子系统 | 第33页 |
| ·异构网协同传输子系统 | 第33页 |
| ·个域网子系统 | 第33-34页 |
| ·信令流程 | 第34-35页 |
| ·聚合消息 | 第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网络协同决策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 第36-44页 |
| ·AHP算法 | 第36-38页 |
| ·标准化网络属性 | 第36-37页 |
| ·建立判断矩阵 | 第37-38页 |
| ·计算权重向量 | 第38页 |
| ·熵值法 | 第38-39页 |
| ·计算决策结果 | 第39页 |
| ·网络融合决策流程 | 第39-41页 |
| ·决策结果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平行多链路协同传输技术 | 第44-52页 |
| ·SCTP协议的缺陷 | 第44-47页 |
| ·快重传触发 | 第44-45页 |
| ·拥塞控制窗口增长 | 第45-46页 |
| ·延迟应答 | 第46页 |
| ·接收端缓冲区阻塞 | 第46-47页 |
| ·平行多链路协同传输方案 | 第47-51页 |
| ·演示场景 | 第47-48页 |
| ·会话流程 | 第48-49页 |
| ·实践结果 | 第49-50页 |
| ·优缺点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移动性管理 | 第52-57页 |
| ·位置更新 | 第52-53页 |
| ·会话建立 | 第53-54页 |
| ·切换 | 第54-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附录 | 第61-71页 |
| 1 聚合消息 | 第61-71页 |
| ·聚合决策协商消息 | 第61-64页 |
| ·聚合决策方案实施消息 | 第64-66页 |
| ·聚合方案更新消息 | 第66页 |
| ·聚合方案删除消息 | 第66-67页 |
| ·上下文消息 | 第67页 |
| ·个域网控制信令 | 第67-69页 |
| ·聚合状态码 | 第69-70页 |
| ·网卡状态码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