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9页 |
·稻米品质的基本内容和分级标准 | 第14-17页 |
·碾磨品质 | 第14-15页 |
·外观品质 | 第15页 |
·蒸煮食味品质 | 第15页 |
·营养品质 | 第15页 |
·稻米品质分级标准 | 第15-17页 |
·稻米品质性状的 QTL 定位 | 第17-22页 |
·稻米碾磨品质 QTL | 第17-18页 |
·效应值较大的稻米碾磨品质 QTL 附近基因及 QTL | 第18-19页 |
·稻米外观品质 QTL | 第19-21页 |
·稻米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 QTL | 第21-22页 |
·稻米品质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第22-25页 |
·碾磨品质与产量的关系 | 第22-23页 |
·外观品质与产量相关性 | 第23-24页 |
·蒸煮食味品质与产量相关性 | 第24-25页 |
·营养品质与产量相关性 | 第25页 |
·水稻产量与稻米品质分子遗传分析 | 第25-38页 |
·粒型粒重基因 | 第26-27页 |
·花序发育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27-29页 |
·精细定位控制每穗粒数及与之相关的 QTL | 第29-30页 |
·分蘖基因 | 第30-31页 |
·株型基因 | 第31页 |
·灌浆基因 | 第31页 |
·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 | 第31-38页 |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8-39页 |
第二章 遗传图谱构建及分子标记偏分离分析 | 第39-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水稻材料 | 第40页 |
·DNA 提取 | 第40页 |
·标记来源 | 第40页 |
·SSR 分析 | 第40-41页 |
·遗传图谱构建 | 第41页 |
·偏分离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亲本筛选结果和遗传图谱情况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7页 |
第三章 籼稻稻米碾磨品质与产量遗传关系分析 | 第47-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水稻材料 | 第47页 |
·田间试验和性状考查 | 第47-48页 |
·分子连锁图谱构建和数据分析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亲本及群体性状表现 | 第48-49页 |
·群体性状之间相关性 | 第49-50页 |
·分子遗传图谱 | 第50页 |
·控制碾磨品质 QTL | 第50页 |
·控制产量相关性状 QTL | 第50-54页 |
·讨论 | 第54-56页 |
第四章 籼稻稻米外观品质与产量遗传关系分析 | 第56-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水稻材料 | 第56-57页 |
·田间试验和性状考查 | 第57页 |
·分子连锁图谱构建和数据分析 | 第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5页 |
·亲本及群体性状表现 | 第57-59页 |
·群体性状之间相关性 | 第59-62页 |
·分子遗传图谱 | 第62页 |
·控制粒型 QTL | 第62-63页 |
·控制垩白和透明度 QTL | 第63页 |
·控制产量相关性状 QTL | 第63-65页 |
·讨论 | 第65-68页 |
第五章 籼稻稻米蒸煮食味及蛋白质含量与产量遗传关系分析 | 第68-7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8-71页 |
·水稻材料 | 第68-69页 |
·田间试验和性状考查 | 第69-71页 |
·分子连锁图谱构建和数据分析 | 第7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1-77页 |
·亲本及群体性状表现 | 第71-72页 |
·群体性状之间相关性 | 第72-75页 |
·分子遗传图谱 | 第75页 |
·控制蒸煮食味品质和蛋白质含量 QTL | 第75页 |
·控制产量相关性状 QTL | 第75-77页 |
·讨论 | 第77-7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9-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作者简介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