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1.2.1 互连网络拓扑结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2 互连网络的嵌入性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3 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4-2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1.3.2 结构安排 | 第25-26页 |
1.4 论文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星型网络到交换超立方网络的嵌入问题研究 | 第28-46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预备知识 | 第28-38页 |
2.2.1 常用定义及引理 | 第28-32页 |
2.2.2 嵌入及其评估指标 | 第32-34页 |
2.2.3 星型网络 | 第34页 |
2.2.4 交换超立方网络 | 第34-38页 |
2.3 星形网络的嵌入 | 第38-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扩展交换超立方网络 | 第46-65页 |
3.1 引言 | 第46-49页 |
3.2 扩展交换超立方网络定义 | 第49-52页 |
3.3 扩展交换超立方网络的拓扑结构 | 第52-58页 |
3.3.1 度 | 第52-53页 |
3.3.2 直径 | 第53-54页 |
3.3.3 结点个数 | 第54-55页 |
3.3.4 链路数 | 第55-56页 |
3.3.5 代价因子 | 第56-57页 |
3.3.6 全局平均距离 | 第57-58页 |
3.3.7 消息通信密度 | 第58页 |
3.4 扩展交换超立方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 第58-60页 |
3.4.1 可扩展性 | 第58-59页 |
3.4.2 容错性 | 第59-60页 |
3.5 性能评估 | 第60-61页 |
3.6 扩展交换超立方网络的通信 | 第61-63页 |
3.6.1 消息路由 | 第61-63页 |
3.6.2 广播通信 | 第6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交换超立方网络的故障诊断 | 第65-82页 |
4.1 引言 | 第65-66页 |
4.2 预备知识 | 第66-74页 |
4.3 交换超立方网络在PMC模型下的条件诊断算法 | 第74-78页 |
4.4 交换超立方网络的强诊断度 | 第78-81页 |
4.4.1 强诊断度定义及判定 | 第79-80页 |
4.4.2 MM*模型下交换超立方网络的强诊断度 | 第80-8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基于Malek比较模型的故障诊断算法 | 第82-100页 |
5.1 引言 | 第82-83页 |
5.2 预备知识 | 第83-87页 |
5.2.1 Malek模型相关定义 | 第83-84页 |
5.2.2 遗传算法相关知识及定义 | 第84-87页 |
5.3 基于PMC模型的故障诊断算法概略 | 第87-88页 |
5.4 基于Malek模型的改进遗传算法 | 第88-95页 |
5.4.1 Malek模型约束方程 | 第88-89页 |
5.4.2 基于Malek模型指定无故障结点方法生成初始种群 | 第89-90页 |
5.4.3 种群中个体适应度的计算 | 第90-92页 |
5.4.4 遗传操作符及参数选择 | 第92-95页 |
5.5 算法实现与分析 | 第95-99页 |
5.5.1 参数选择 | 第95-97页 |
5.5.2 算法比较 | 第97-98页 |
5.5.3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 第98-9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100-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附件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