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楚汉春秋》的作者、创作时间及版本 | 第9-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第三节 选题价值与意义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楚汉春秋》对史传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 第17-35页 |
第一节 《楚汉春秋》对史传题材的接受与发展 | 第17-28页 |
一、对史实的复现 | 第17-18页 |
二、对史实的扩写 | 第18-23页 |
三、对史实的改写 | 第23-24页 |
四、对史实的删减 | 第24-26页 |
五、本于史实进行虚构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楚汉春秋》史传题材的处理方式:虚实结合,多实少虚 | 第28-35页 |
一、关目安排:史实与虚构的出目相间 | 第28-29页 |
二、人物塑造:据史虚构 | 第29-32页 |
三、结局处理:据史改编 | 第32-35页 |
第二章 《楚汉春秋》对前代戏曲的承袭与发展 | 第35-59页 |
第一节 《楚汉春秋》对戏曲中韩信故事的承袭与发展 | 第35-42页 |
一、《楚汉春秋》对戏曲“萧何月下追韩信”故事的承袭 | 第35-37页 |
二、《楚汉春秋》对戏曲“萧何月下追韩信”故事的发展 | 第37-39页 |
三、《楚汉春秋》对其他韩信故事的承袭与发展 | 第39-42页 |
第二节 《楚汉春秋》对戏曲鸿门宴、霸王别姬等故事的承袭与发展 | 第42-55页 |
一、《楚汉春秋》对戏曲鸿门宴故事的承袭与发展 | 第42-46页 |
二、《楚汉春秋》对戏曲霸王别姬等故事的承袭与发展 | 第46-55页 |
第三节 《楚汉春秋》承袭前代戏曲的原因探析 | 第55-59页 |
第三章 《楚汉春秋》对小说《西汉演义》的继承与改编 | 第59-89页 |
第一节 《楚汉春秋》与明代三部以楚汉故事为题材的小说的关系 | 第59-71页 |
一、明代三部以楚汉故事为题材的小说之间的关系 | 第59-64页 |
二、《楚汉春秋》对小说《西汉演义》的继承 | 第64-71页 |
第二节 《楚汉春秋》对小说《西汉演义》的改编 | 第71-82页 |
一、情节的发展变化 | 第71-76页 |
(一) 情节的增加 | 第71-73页 |
(二) 情节的删减 | 第73-75页 |
(三) 情节的改动 | 第75-76页 |
二、形象的发展变化 | 第76-82页 |
(一) 刘邦:由“不完美的帝王”到“几近完美的仁君” | 第77-78页 |
(二) 项羽:由“悲剧英雄”向“悲情英雄”转变 | 第78-80页 |
(三) 吕雉:由“初露野心的政治家”到“贤良淑德的妻子” | 第80-81页 |
(四) 虞姬:由“道德符号”向“情感实体”过渡 | 第81-82页 |
第三节 《楚汉春秋》改编小说的叙事策略 | 第82-89页 |
一、搭配冷热结构 | 第82-83页 |
二、转变叙事视角 | 第83-85页 |
三、注重场面安排 | 第85-86页 |
四、调剂舞台气氛 | 第86-89页 |
结语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后记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