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2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2 染料废水污染与治理 | 第9-10页 |
1.2.1 染料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 第9页 |
1.2.2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9-10页 |
1.3 介孔硅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3.1 介孔硅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0-11页 |
1.3.2 介孔硅材料的应用 | 第11-12页 |
1.4 磁性介孔氧化硅复合材料 | 第12-14页 |
1.4.1 磁性氧化硅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3-14页 |
1.4.2 磁性氧化硅介孔材料的应用 | 第14页 |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4-15页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7 参考文献 | 第15-22页 |
第二章 Zn_(0.2)Fe_(2.8)O_4@SBA-15复合磁性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 | 第22-46页 |
2.1 前言 | 第22-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2.2.1 化学试剂 | 第23页 |
2.2.2 SBA-15的制备 | 第23页 |
2.2.3 合成Zn_(0.2)Fe_(2.8)O_4@SBA-15_x(X为SBA-15的添加量) | 第23-24页 |
2.2.4 仪器表征 | 第24-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9页 |
2.3.1 XRD及TEM分析 | 第25-30页 |
2.3.2 Zn_(0.2)Fe_(2.8)O_4/SBA-15_x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 | 第30-39页 |
2.4 结论 | 第39-40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第三章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的制备及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 | 第46-70页 |
3.1 前言 | 第46-4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7-50页 |
3.2.1 化学试剂 | 第47页 |
3.2.2 合成大孔径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HMSS_x,X为癸烷/CTAB的摩尔比) | 第47-48页 |
3.2.3 合成核壳结构单分散的Zn_(0.2)Fe_(2.8)O_4@nSiO_2微球 | 第48-49页 |
3.2.4 合成蛋黄蛋壳结构的磁性介孔微球(YSMS_x,X为癸烷/CTAB的摩尔比) | 第49页 |
3.2.5 仪器表征 | 第49页 |
3.2.6 吸附亚甲基蓝MB | 第49-5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0-65页 |
3.3.1 不同摩尔比的癸烷/CTAB合成的HMSS_x样品的表征 | 第50-54页 |
3.3.2 蛋黄-蛋壳结构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中空球YSMS样品的表征 | 第54-57页 |
3.3.3 HMSS介孔空心二氧化硅球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 | 第57-65页 |
3.4 结论 | 第65页 |
3.5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第四章 原位合成具有网状薄片壳层结构的磁性SiO_2空心球及其吸附水中亚甲基蓝性能研究 | 第70-92页 |
4.1 前言 | 第70-7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1-73页 |
4.2.1 化学试剂 | 第71页 |
4.2.2 合成的大孔径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 | 第71页 |
4.2.3 合成网络片层壳结构的磁性二氧化硅空心球(Mag-glass) | 第71-72页 |
4.2.4 仪器表征 | 第72页 |
4.2.5 吸附亚甲基蓝MB | 第72页 |
4.2.6 选择性吸附亚甲基蓝MB | 第72-7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3-88页 |
4.3.1 Mag-glass的表征 | 第73-79页 |
4.3.2 Mag-glass的形成机理 | 第79-80页 |
4.3.3 Mag-glass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 | 第80-88页 |
4.4 结论 | 第88页 |
4.5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