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状况 | 第11-15页 |
·湿地科学研究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国外较为谨慎的湿地研究及处理手法 | 第12-13页 |
·国内理论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国内实践环节的复杂性 | 第14-15页 |
·国内对"湿地"的认识与实践过程的长期性 | 第15页 |
·小结 | 第15页 |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 第15-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2.湿地相关研究内容辨析 | 第18-30页 |
·湿地成因的探讨及相关影响 | 第18页 |
·科学上的解读 | 第18页 |
·使用管理层面的理解 | 第18页 |
·不同研究及实践目的对湿地定义的理解 | 第18-20页 |
·科学上的描述 | 第18-19页 |
·以应用和管理为目的 | 第19页 |
·关于"公约"式定义的思考 | 第19-20页 |
·湿地的价值及特征 | 第20-23页 |
·湿地的价值 | 第20-22页 |
·湿地的基本特征 | 第22页 |
·生态及环境特征及影响 | 第22-23页 |
·湿地的破坏及相关原因思考 | 第23-24页 |
·自然与人为破坏湿地的表层现象 | 第23页 |
·管理层面上的间接破坏 | 第23页 |
·错误的规划方法的隐形破坏 | 第23-24页 |
·湿地、城市与人 | 第24-30页 |
·基本研究框架 | 第24-25页 |
·从自然的角度谈保护与开发 | 第25页 |
·"人"的角度思考 | 第25-26页 |
·区位相关性看湿地与城市规划区的关系 | 第26页 |
·人为干涉的可能性 | 第26-29页 |
·保护度与开发度 | 第29-30页 |
3.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相关理论研究的思考 | 第30-42页 |
·国内"湿地公园"的"概念" | 第30-32页 |
·"湿地公园"与"公园" | 第30-31页 |
·城市湿地公园与湿地公园概念中潜在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 第31-32页 |
·不合理规划倾向相关解析 | 第32-37页 |
·三种类型在地理区位的潜在定势 | 第32-34页 |
·三种类型保护与开发的不同目标及既定结果 | 第34-36页 |
·"纯公园化"与"纯湿地化"的规划偏向 | 第36-37页 |
·城市湿地公园与公园内湿地区域 | 第37-39页 |
·基本性质与归属的区分 | 第37-38页 |
·生态特性与景观特性的不同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城市湿地公园与其周边的开发建设 | 第39-40页 |
·周边区域开发建设趋势 | 第39-40页 |
·城市湿地公园与周边区域的相互关系 | 第40页 |
·城市湿地公园缓冲区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 第40-42页 |
4.关于城市湿地公园实践环节的探讨 | 第42-59页 |
·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与国家湿地公园"导则"的问题 | 第42-44页 |
·定位指标体系的导向 | 第42-43页 |
·国家规划"导则"对规划设计的影响 | 第43-44页 |
·用地条件对湿地保护开发的限制与影响 | 第44-50页 |
·湿地用地形态的限制 | 第44-49页 |
·周边用地条件的影响 | 第49-50页 |
·湿地公园建设与湿地的生态恢复 | 第50页 |
·湿地生态恢复相关理论 | 第50页 |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与湿地生态恢复 | 第50页 |
·国内的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50-59页 |
·"纯公园化"设计倾向 | 第50-52页 |
·"纯湿地化"设计倾向 | 第52-54页 |
·申报与规划设计的脱节 | 第54-55页 |
·功能分区的混淆 | 第55-56页 |
·游览方式及路线组织的不当 | 第56-59页 |
5.案例分析及理论研究论证——以福建莆田土海湿地公园为例 | 第59-90页 |
·研究区现状初步分析 | 第59-66页 |
·用地条件的优越性 | 第59-63页 |
·关于现状湿地保护的初步分级分析 | 第63-64页 |
·潜在经济效益驱动的威胁及不合理的开发趋势 | 第64-66页 |
·公园总体规划分析 | 第66-79页 |
·规划定位 | 第66-68页 |
·功能区划分及其保护作用 | 第68-69页 |
·功能分区的外围扩展保护与周边开发范围建议 | 第69-70页 |
·游览路线的组织与游览方式 | 第70-73页 |
·防洪排涝规划 | 第73-76页 |
·三大分区种植规划定性 | 第76-79页 |
·我们对周边区域控制性规划的建议 | 第79-81页 |
·公园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第79-80页 |
·周边地块规划控制引导 | 第80-81页 |
·公园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 | 第81-88页 |
·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 第82-83页 |
·水系问题及处理 | 第83-85页 |
·竖向设计 | 第85-86页 |
·公园布局与环境容量 | 第86-88页 |
·小结 | 第88-90页 |
·规划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 第88页 |
·后期上位规划的调整变化对公园规划的巨大影响 | 第88-90页 |
6.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理论研究与规划现实 | 第90-96页 |
·规划前期对客观前提认识的一致性 | 第90-91页 |
·法规的正确引导与约束 | 第90页 |
·对生态观的正确认识 | 第90-91页 |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理论研究主体与客体的必然结果 | 第91-92页 |
·城市湿地公园研究主体的科学理论目标 | 第91页 |
·影响公园建设实践的客观因素 | 第91-92页 |
·二者关系及必然结果 | 第92页 |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进程与相关层级关系的分析与思考 | 第92-93页 |
·认识主体的出发点对规划实践的指导及影响 | 第93-95页 |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角度 | 第94页 |
·公园使用者角度 | 第94页 |
·投资及管理方角度 | 第94-95页 |
·小结 | 第95-96页 |
7.结语与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图表资料来源 | 第100-103页 |
个人简介 | 第103-104页 |
导师简介 | 第104-105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