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0-3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20-2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23-26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26-29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1.2.2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1.3 | 第29-32页 |
1.3.1 论文技术路线图 | 第29-30页 |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30-32页 |
第2章 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文献综述 | 第32-50页 |
2.1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 第32-36页 |
2.2 劳动力市场特征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36-39页 |
2.3 局部均衡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39-42页 |
2.4 一般均衡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42-47页 |
2.4.1 劳动力CGE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42-46页 |
2.4.2 一般均衡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经济效应研究 | 第46-47页 |
2.5 文献评述 | 第47-50页 |
第3章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下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 | 第50-100页 |
3.1 我国农民工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 第50-66页 |
3.1.1 农民工转移的阶段性划分 | 第50-55页 |
3.1.2 现阶段我国农民工转移的新特征 | 第55-63页 |
3.1.3 供给侧改革下农民工转移的趋势分析 | 第63-66页 |
3.2 农民工市民化水平 | 第66-76页 |
3.2.1 户籍城镇化率与人口城镇化率 | 第66-68页 |
3.2.2 农民工市民化静态水平 | 第68-75页 |
3.2.3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水平 | 第75-76页 |
3.3 农民工市民化基本思路与路径设计 | 第76-91页 |
3.3.1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思路 | 第77-84页 |
3.3.2 农民工市民化路径设计 | 第84-91页 |
3.4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下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 | 第91-98页 |
3.4.1 劳动力总供给增速下降,青壮年农民工转移增速小幅上升 | 第91-94页 |
3.4.2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逐步破解,非制度性分割趋于强化 | 第94-96页 |
3.4.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民工市民化决策的影响将日益增大 | 第96-97页 |
3.4.4 人力资本提升带来的人口质量红利将改变劳动力转移矩阵 | 第97-98页 |
3.5 小结 | 第98-100页 |
第4章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 | 第100-137页 |
4.1 CHINAGEM模型简介 | 第100-107页 |
4.1.1 CHINAGEM模型基础数据结构 | 第102-104页 |
4.1.2 CHINAGEM模型中的行业部门划分 | 第104-105页 |
4.1.3 闭合规则 | 第105-106页 |
4.1.4 历史模拟基线和预测模拟基线的更新 | 第106-107页 |
4.2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CRMW)的模拟基线设计 | 第107-119页 |
4.2.1 模拟基线与闭合条件的设置 | 第107-109页 |
4.2.2 行为方程主要弹性的设置 | 第109-110页 |
4.2.3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历史模拟基线 | 第110-114页 |
4.2.4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预测模拟基线 | 第114-119页 |
4.3 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HINAGEM-CRMW)的构建 | 第119-135页 |
4.3.1 生产模块 | 第119-123页 |
4.3.2 居民收入模块 | 第123-124页 |
4.3.3 考虑农民工市民化“职业依赖”特征的多元劳动力供给模块 | 第124-129页 |
4.3.4 考虑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村有效劳动力的影响方程 | 第129页 |
4.3.5 考虑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空缺—匹配动态机制 | 第129-131页 |
4.3.6 考虑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的价格模块 | 第131-132页 |
4.3.7 劳动力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动态滞后调整机制 | 第132-133页 |
4.3.8 资本积累的动态跨期链接机制 | 第133-135页 |
4.3.9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135页 |
4.4 小结 | 第135-137页 |
第5章 户籍侧改革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 第137-154页 |
5.1 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政策模拟场景 | 第137-139页 |
5.1.1 农民工市民化户籍政策的模拟场景设计 | 第137-138页 |
5.1.2 闭合设置 | 第138-139页 |
5.2 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下的市民化政策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139-149页 |
5.2.1 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模拟 | 第139-140页 |
5.2.2 户籍侧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机制影响路径图 | 第140-141页 |
5.2.3 当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下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政策效应 | 第141-149页 |
5.2.4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149页 |
5.3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农民工市民化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149-153页 |
5.3.1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市民化路径转变 | 第149页 |
5.3.2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市民化政策模拟场景设计 | 第149-150页 |
5.3.3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下的市民化政策效果 | 第150-153页 |
5.4 小结 | 第153-154页 |
第6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下农民工市民化经济效应研究 | 第154-168页 |
6.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 | 第154-156页 |
6.2 农民工市民化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模拟场景设置 | 第156-160页 |
6.2.1 农民工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本 | 第156-159页 |
6.2.2 农民工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模拟场景 | 第159-160页 |
6.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下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效果分析 | 第160-166页 |
6.3.1 劳动力市场结构效应分析 | 第160-163页 |
6.3.2 资本要素效应分析 | 第163页 |
6.3.3 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 第163-165页 |
6.3.4 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第165-166页 |
6.4 小结 | 第166-168页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68-172页 |
致谢 | 第172-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96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完成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196-198页 |
附录B 1949-2016年中国人口和户籍城镇化率 | 第198-202页 |
附录C 全国各省户籍制度改革细则 | 第202-2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