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课题研究目标及关键点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1-12页 |
1.5 论文组织架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Openstack架构研究 | 第14-24页 |
2.1 Openstack架构研究 | 第14-15页 |
2.2 Openstack neutron组件研究 | 第15-18页 |
2.2.1 Neutron功能介绍 | 第15-17页 |
2.2.2 Neutron组网介绍 | 第17-18页 |
2.3 Openstack架构下的物理网络拓扑分析 | 第18-20页 |
2.4 Openstack下的SDN架构研究 | 第20-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混合云组网模型分类及研究 | 第24-38页 |
3.1 物理实现组网分类 | 第24-27页 |
3.1.1 物理设备与云平台的混合组网 | 第24-26页 |
3.1.2 点到点专线与云平台混合组网 | 第26页 |
3.1.3 互联网专线与云平台混合组网 | 第26-27页 |
3.2 业务实现组网分类 | 第27-36页 |
3.2.1 多个相同云平台间的混合组网 | 第27-29页 |
3.2.2 多个不同架构云平台间的混合组网 | 第29-31页 |
3.2.3 业务主备形式云平台的混合组网 | 第31-33页 |
3.2.4 业务双活形式云平台的混合组网 | 第33-35页 |
3.2.5 云平台与数据灾备中心的混合组网 | 第35-36页 |
3.3 运营商混合组网总结研究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混合组网云管平台设计实现 | 第38-50页 |
4.1 系统总体框架 | 第38-39页 |
4.2 功能设计 | 第39-41页 |
4.3 系统设计 | 第41-43页 |
4.3.1 接口设计准则 | 第41页 |
4.3.2 接口功能设计 | 第41-42页 |
4.3.3 模块功能设计 | 第42-43页 |
4.4 混合组网平台功能实现测试 | 第43-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5章 混合组网物理实现研究 | 第50-60页 |
5.1 混合组网基本网络架构拓扑 | 第50-52页 |
5.2 物理网络配置 | 第52-54页 |
5.2.1 专线接入交换机配置 | 第52-53页 |
5.2.2 核心交换机配置 | 第53-54页 |
5.3 虚拟化网络配置 | 第54-58页 |
5.3.1 Neutron底层VLAN号获取 | 第54页 |
5.3.2 Open vSwitch(OVS)+VLAN组网 | 第54-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6章 案例实现对比 | 第60-68页 |
6.1 案例介绍 | 第60页 |
6.2 基础网络开通 | 第60-61页 |
6.3 混合组网对比实现 | 第61-65页 |
6.3.1 传统混合组网配置实现 | 第62-63页 |
6.3.2 运营商架构的混合组网实现 | 第63-65页 |
6.4 组网测试 | 第65-6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