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人脸识别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人脸识别简介第10-14页
        1.2.1 人脸识别研究现状与发展第11页
        1.2.2 常用人脸识别方法第11-12页
        1.2.3 人脸识别方法性能评价第12-13页
        1.2.4 人脸识别技术面临的问题第13-14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15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5-16页
第二章 人脸特征提取方法研究第16-26页
    2.1 预备知识第16-17页
    2.2 主成分分析法PCA算法第17-18页
    2.3 线性判别分析LDA算法第18-20页
    2.4 局部保持投影算法LPP算法第20页
    2.5 基于稀疏描述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的改进第20-24页
        2.5.1 改进的常规特征提取方法第21-23页
        2.5.2 关于SRTM的合理性分析第23-24页
        2.5.3 SRTM的实验验证第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人脸识别分类算法研究第26-34页
    3.1 常用的距离度量方法第26-27页
    3.2 距离分类算法介绍第27-29页
        3.2.1 最近邻分类法第27-28页
        3.2.2 最近中心分类法第28-29页
        3.2.3 最近特征线分类法第29页
    3.3 基于稀疏表示的分类算法介绍第29-32页
        3.3.1 稀疏表示的理论基础第29-30页
        3.3.2 稀疏表示的理论研究第30-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四章 稀疏表示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与实现第34-59页
    4.1 稀疏表示分类器SRC第34-37页
    4.2 加权稀疏表示分类器WSRC第37-39页
    4.3 改良加权稀疏表示分类器IWSRC第39-42页
    4.4 稀疏表示在人脸识别中的实现第42-57页
        4.4.1 在ORL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第42-46页
        4.4.2 在Yale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第46-49页
        4.4.3 在YaleB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第49-53页
        4.4.4 在AR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第53-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5.1 总结第59-60页
    5.2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连接器表面缺陷检测算法研究
下一篇:移动群智感知中基于弱安全网络编码的隐私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