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高原山地聚落垂直梯度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大理云龙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高原山地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第9页
        1.1.2 高原山地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科学性第9-10页
        1.1.3 垂直梯度因素对高原山地聚落分布影响的显著性第10页
    1.2 基本概念界定第10-11页
        1.2.1 山地的概念第10页
        1.2.2 高原山地的概念第10-11页
        1.2.3 聚落的概念第11页
    1.3 研究综述第11-18页
        1.3.1 高原山地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2 聚落研究综述第13-17页
        1.3.3 垂直梯度研究综述第17-18页
        1.3.4 研究综述小结第18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1.4.1 研究目的第18-19页
        1.4.2 研究意义第19页
    1.5 研究方案第19-23页
        1.5.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2 研究目标第20页
        1.5.3 研究方法第20-22页
        1.5.4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23-27页
    2.1 区位概况第23页
    2.2 自然概况第23-24页
        2.2.1 地理特点第23页
        2.2.2 资源特点第23-24页
        2.2.3 气候特点第24页
    2.3 人文社会概况第24-25页
        2.3.1 人口分布第24-25页
        2.3.2 民族特征第25页
        2.3.3 人文景观第25页
    2.4 区域发展概况第25-26页
        2.4.1 区域发展条件第25-26页
        2.4.2 区域经济发展第26页
    2.5 研究区域范围与选择原因第26-27页
第3章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27-31页
    3.1 数据来源第27页
    3.2 数据处理第27-31页
        3.2.1 影像数据处理第27-30页
        3.2.2 统计数据处理第30-31页
第4章 云龙县高原山地聚落分布特征研究第31-55页
    4.1 高原山地各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格局特征研究第31-37页
        4.1.1 景观格局度量的主要指标与方法第31-33页
        4.1.2 全局景观格局分析第33-35页
        4.1.3 聚落景观格局分析第35-37页
        4.1.4 小结第37页
    4.2 高原山地聚落垂直梯度分布特征研究第37-55页
        4.2.1 聚落垂直梯度外部格局分布特征第37-41页
        4.2.2 聚落垂直梯度内在环境分布特征第41-45页
        4.2.3 聚落垂直梯度分布特征聚类研究第45-48页
        4.2.4 聚落在各垂直梯度段空间自相关分析第48-53页
        4.2.5 小结第53-55页
第5章 云龙县高原山地聚落垂直梯度分布影响因素研究第55-106页
    5.1 地貌形态对聚落分布影响第55-83页
        5.1.1 坡度对聚落垂直梯度分布影响第56-66页
        5.1.2 坡向对聚落垂直梯度分布影响第66-72页
        5.1.3 地形起伏度对聚落垂直梯度分布影响第72-82页
        5.1.4 地貌形态与聚落分布的相关分析第82-83页
    5.2 河流、道路、城镇对聚落分布影响第83-104页
        5.2.1 道路对聚落分布影响第84-90页
        5.2.2 河流对聚落分布影响第90-97页
        5.2.3 城镇对聚落分布影响第97-104页
        5.2.4 小结第104页
    5.3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6章 结语第106-109页
    6.1 研究结论第106-108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2页
致谢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水型城市形态结构演变特征及驱动力研究--以大理市为例
下一篇:曲线螺旋桩竖向抗拔承载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