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采油树安装及力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水下采油树系统概述 | 第10-12页 |
1.2.2 安装方法研究 | 第12-14页 |
1.2.3 钻井立管安装法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水下采油树结构及安装 | 第17-32页 |
2.1 采油树基本结构及特点 | 第17-21页 |
2.1.1 卧式采油树的基本结构和结构特点 | 第17-18页 |
2.1.2 立式采油树的基本结构和结构特点 | 第18-19页 |
2.1.3 改进型采油树和常规型采油树对比 | 第19-21页 |
2.2 钻井立管系统 | 第21-23页 |
2.2.1 张紧器系统 | 第22页 |
2.2.2 伸缩节 | 第22页 |
2.2.3 钻井立管单节 | 第22页 |
2.2.4 柔性接头和球接头 | 第22-23页 |
2.2.5 浮力设备 | 第23页 |
2.3 采油树安装工艺分析 | 第23-29页 |
2.3.1 采油树系统安装 | 第23-24页 |
2.3.2 水下采油树的主要安装阶段 | 第24-25页 |
2.3.3 水下采油树的安装步骤 | 第25-26页 |
2.3.4 常规卧式和立式采油树下放工艺对比 | 第26-27页 |
2.3.5 安装方法 | 第27-29页 |
2.4 钻井立管安装示例 | 第29-31页 |
2.4.1 前期准备 | 第29页 |
2.4.2 海上作业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水下采油树安装力学分析 | 第32-50页 |
3.1 海流载荷 | 第32-33页 |
3.1.1 海流载荷分类 | 第32页 |
3.1.2 海流载荷计算 | 第32-33页 |
3.2 波浪载荷 | 第33-42页 |
3.2.1 线性波理论 | 第33-38页 |
3.2.2 有限振幅波浪理论 | 第38-40页 |
3.2.3 波浪载荷的计算 | 第40-41页 |
3.2.4 波流联合作用 | 第41-42页 |
3.3 安装力学分析 | 第42-45页 |
3.3.1 理论假设 | 第42页 |
3.3.2 受力分析模型 | 第42-45页 |
3.4 MATLAB求解 | 第45-49页 |
3.4.1 环境载荷的极值处理 | 第45-46页 |
3.4.2 直接求解 | 第46-48页 |
3.4.3 海流分段求解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基于ORCAFLEX采油树安装力学分析 | 第50-71页 |
4.1 参数的设置 | 第50-51页 |
4.2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4.3 不同安装深度的受力分析 | 第52-56页 |
4.3.1 水深50m处 | 第52-53页 |
4.3.2 水深500m处 | 第53页 |
4.3.3 水深1000m处 | 第53-54页 |
4.3.4 水深1500m处 | 第54-56页 |
4.4 动态分析 | 第56-57页 |
4.4.1 顶部转角变化情况 | 第56页 |
4.4.2 最大位移变化情况 | 第56-57页 |
4.5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7-66页 |
4.5.1 海流 | 第58-60页 |
4.5.2 波浪周期 | 第60-61页 |
4.5.3 波浪高度 | 第61-64页 |
4.5.4 采油树重量 | 第64-66页 |
4.6 参数正交分析 | 第66-68页 |
4.6.1 正交试验设计 | 第66-67页 |
4.6.2 数据分析 | 第67页 |
4.6.3 极差分析 | 第67-68页 |
4.7 作业窗口的建立 | 第68-6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2页 |
5.1 结论 | 第71页 |
5.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6页 |
研究成果 | 第76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