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第1章 理论背景简介 | 第7-18页 |
| ·Hohenberg-Kohn 定理简介 | 第7-9页 |
| ·单粒子的计算方案 | 第9-15页 |
| ·H artree 自洽场模型 | 第10-11页 |
| ·Kohn-Sham 自洽方程 | 第11-13页 |
| ·局域密度近似LDA | 第13-14页 |
| ·其他交换关联泛函的发展 | 第14-15页 |
| ·电子输运理论简介 | 第15-17页 |
| ·本文用到主要软件包 | 第17-18页 |
| 第2章 内嵌富勒烯TiY_2N@ C_(80)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18-35页 |
| ·富勒烯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 ·富勒烯的发现 | 第18-19页 |
| ·富勒烯命名的由来 | 第19页 |
| ·富勒烯的结构 | 第19-22页 |
| ·富勒烯的衍生物 | 第22-23页 |
| ·内嵌富勒烯 | 第22页 |
| ·富勒烯的官能化 | 第22-23页 |
| ·内嵌富勒烯TiY_2N@ C_(80)的性质计算 | 第23-34页 |
| ·计算方法 | 第24页 |
| ·TiY_2N@ C_(80)分子的几何构型 | 第24-28页 |
| ·TiY_2N@ C_(80)分子的电子结构 | 第28-31页 |
| ·载流子掺杂 | 第31-32页 |
| ·笼外化学修饰 | 第32-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C_(28)分子在Au(111)表面的吸附及其输运性质 | 第35-44页 |
| ·研究背景 | 第35-36页 |
| ·计算方法和细节 | 第36页 |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 ·C_(28)分子的计算 | 第36-39页 |
| ·C_(28)在Au(111)表面的吸附 | 第39-41页 |
| ·计算结构与讨论 C_(28)分子在Au(111)电极之间的输运性质 | 第41-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