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肌疾病论文

基于DNA酶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新方法初探:中性粒细胞胞外核酸网的作用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縮略语第11-13页
前言第13-16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3-14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4-16页
材料和方法第16-35页
    1. 材料第16-21页
        1.1 实验动物第16页
        1.2 主要试剂材料第16-18页
        1.3 常用溶液配制第18-19页
        1.4 主要使用实验仪器设备第19-21页
    2. 实验技术路线第21-22页
    3. 动物模型的建立第22-23页
        3.1 实验所需手术器械第22页
        3.2 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解剖无复流模型的建立第22-23页
    4. 心肌梗死面积的确定—Evans blue与TTC双染第23-24页
    5. 解剖无复流面积的确定—Evans blue与硫磺素S双染第24-25页
    6. 无创二维心脏超声检查第25页
    7. 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查第25-26页
    8. 动物组织的取材与处理第26-28页
        8.1 载玻片的清洗与挂胶第26页
        8.2 取材与固定第26-27页
        8.3 脱水、透明与浸蜡第27页
        8.4 包埋第27-28页
        8.5 石蜡切片第28页
    9. 病理染色第28-30页
        9.1 Masson染色第28-29页
        9.2 WGA染色第29-30页
        9.3 病理图像分析第30页
    10. 免疫荧光染色第30-34页
        10.1 Histone和DNA免疫荧光双染第30-31页
        10.2 MPO和DNA免疫荧光双染第31-32页
        10.3 Histone和MPO和DNA免疫荧光三染第32-34页
        10.4 共聚焦显微镜的使用第34页
    11. 统计学方法第34-35页
结果第35-45页
    1. NETs存在于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证据第35-37页
    2. 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变化第37-38页
    3. 大鼠心肌无复流面积变化第38-39页
    4. 大鼠心脏超声评估心脏功能第39-41页
    5. 大鼠血流动力学评估心脏功能第41-42页
    6. 大鼠心室重塑指标第42-45页
讨论第45-51页
局限性和研究展望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9-60页
综述第60-80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71-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PARγC161-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SENP-1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α在低氧诱导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