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投资者套现行为的住房抵押贷款期权定价模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2.1 期权定价理论 | 第14-16页 |
1.2.2 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和提前清偿风险 | 第16-17页 |
1.2.3 数值计算方法 | 第17-18页 |
1.2.4 计量模型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2 住房抵押贷款概述 | 第22-29页 |
2.1 住房抵押贷款基本种类 | 第22-24页 |
2.1.1 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 | 第22-23页 |
2.1.2 浮动利率住房抵押贷款 | 第23-24页 |
2.1.3 混合型住房抵押贷款 | 第24页 |
2.2 住房抵押贷款还款方式 | 第24-25页 |
2.3 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种类 | 第25-29页 |
2.3.1 违约风险 | 第25-26页 |
2.3.2 提前清偿风险 | 第26-27页 |
2.3.3 流动性风险 | 第27-29页 |
3 住房抵押贷款定价模型理论框架 | 第29-36页 |
3.1 住房抵押贷款现金流及风险度量 | 第29-31页 |
3.1.1 住房抵押贷款连续固定现金流 | 第29-30页 |
3.1.2 提前清偿和违约风险度量 | 第30-31页 |
3.2 市场利率和房价模型 | 第31-32页 |
3.3 有限差分法 | 第32-36页 |
3.3.1 有限差分法概述 | 第32-34页 |
3.3.2 有限差分显性法 | 第34页 |
3.3.3 有限差分隐性法 | 第34-36页 |
4 双因子定价模型 | 第36-41页 |
4.1 抵押贷款定价的偏微分方程及变量替换 | 第36-37页 |
4.2 边界条件 | 第37-41页 |
4.2.1 房价取极值 | 第37-38页 |
4.2.2 利率取极值 | 第38-39页 |
4.2.3 利率和房价同时取极值 | 第39页 |
4.2.4 贷款到期日 | 第39页 |
4.2.5 期权执行边界 | 第39-41页 |
5 数值计算结果 | 第41-46页 |
5.1 参数选取 | 第41页 |
5.2 消费型和投资型购房者的抵押贷款价值 | 第41-42页 |
5.3 贷款期限与抵押贷款价值 | 第42-43页 |
5.4 利率波动与住房抵押贷款 | 第43-44页 |
5.5 房价波动与住房抵押贷款 | 第44-46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A 偏微分方程推导过程 | 第50-52页 |
附录B 偏微分方程变量转换推导过程 | 第52-53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