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Clonostachys rosea的玉米赤霉烯酮水解酶的理性设计与分子改造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6页
    1.1 玉米赤霉烯酮及其衍生物第7-8页
    1.2 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现状第8页
    1.3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第8-10页
        1.3.1 慢性毒性和致癌性第8-9页
        1.3.2 基因毒性第9页
        1.3.3 生殖和发育毒性第9页
        1.3.4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第9-10页
    1.4 玉米赤霉烯酮的脱毒技术第10-12页
        1.4.1 物理脱毒法第10页
        1.4.2 化学脱毒法第10页
        1.4.3 生物脱毒法第10-11页
        1.4.4 钝化脱毒法第11-12页
    1.5 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机制第12-13页
    1.6 玉米赤霉烯酮水解酶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7 立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1.7.1 立题意义第14-15页
        1.7.2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6-26页
    2.1 实验材料第16-18页
        2.1.1 菌株和载体第16页
        2.1.2 实验所用试剂第16-17页
        2.1.3 实验所用仪器和设备第17页
        2.1.4 实验所用培养基和溶液第17-18页
    2.2 实验方法第18-26页
        2.2.1 ZHD101-S102A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18-20页
        2.2.2 蛋白结晶第20页
        2.2.3 晶体数据的收集第20-21页
        2.2.4 定点突变体的构建第21-24页
        2.2.5 HPLC测定蛋白活性第24-25页
        2.2.6 催化动力学实验第25页
        2.2.7 ZHD101耐热性的研究第25-26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26-43页
    3.1 ZHD101-S102A的表达纯化第26-27页
        3.1.1 Ni-NTA亲和层析第26页
        3.1.2 脱盐柱纯化以及蛋白浓缩第26-27页
    3.2 ZHD101-S102A与底物的复合体结构解析第27-30页
        3.2.1 ZHD101-S102A晶体第27页
        3.2.2 ZHD101-S102A与底物α-ZOL、β-ZOL复合体数据收集第27-29页
        3.2.3 ZHD101-S102A与底物ɑ-ZOL、β-ZOL复合体结构第29-30页
    3.3 ZHD101突变体的构建与表达纯化第30-31页
    3.4 ZHD101突变体酶活测定以及动力学分析第31-33页
    3.5 ZHD101-S102A/V153H与底物复合体结构的解析与分析第33-37页
        3.5.1 ZHD101-S102A/V153H与底物ɑ-ZOL、β-ZOL复合体数据收集第33-34页
        3.5.2 ZHD101-S102A/V153H与底物ɑ-ZOL、β-ZOL的比较第34-37页
    3.6 ZHD101以及突变体的耐热性研究第37-43页
        3.6.1 ZHD101的耐热性第37页
        3.6.2 突变位点选择第37-38页
        3.6.3 突变体的表达纯化第38-40页
        3.6.4 突变体的活性以及耐热性分析第40-41页
        3.6.5 热稳定性提高的突变体形成二硫键的潜力分析第41页
        3.6.6 突变体热稳定性提高的结构基础第41-43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43-45页
    主要结论第43-44页
    展望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油基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榛子子房发育早期基因甲基化的MSAP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