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3 研究发展及现状 | 第17-18页 |
1.3.1 微功率网络的研究发展及现状 | 第17-18页 |
1.3.2 微功率网络中路由算法的发展及现状 | 第18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8-20页 |
1.4.1 微功率网络模型 | 第18-19页 |
1.4.2 备用路径选择算法 | 第19-20页 |
1.5 论文主要结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面向智能电网的微功率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 | 第22-30页 |
2.1 智能电网中的网络架构及通信技术 | 第22-24页 |
2.1.1 智能电网中的网络架构 | 第22-24页 |
2.1.2 面向智能电网的通信技术 | 第24页 |
2.2 微功率无线网络的组网方式 | 第24-27页 |
2.2.1 星型拓扑 | 第25页 |
2.2.2 网状拓扑 | 第25-26页 |
2.2.3 混合拓扑 | 第26-27页 |
2.3 微功率网络信道特性 | 第27-29页 |
2.3.1 PLC信道模型及信道特性 | 第27-28页 |
2.3.2 无线信道模型 | 第28-29页 |
2.3.3 异构网络组网模型 | 第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微功率无线网络中无时延限制的备用路径选择算法 | 第30-44页 |
3.1 系统模型 | 第30-31页 |
3.2 基于Dijkstra算法改进的备用路径选择算法 | 第31-33页 |
3.2.1 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 | 第31-32页 |
3.2.2 基于Dijkstra算法改进的备用路径选择算法 | 第32-33页 |
3.3 网络可靠性分析 | 第33-36页 |
3.3.1 只有最优路径的网络可靠性分析 | 第33-34页 |
3.3.2 只有一条备用路径情况下的网络可靠性分析 | 第34-35页 |
3.3.3 有两条备用路径情况下的网络可靠性分析 | 第35-36页 |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6-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第四章 微功率无线网络中时延受限的备用路径选择算法 | 第44-56页 |
4.1 系统模型 | 第44-47页 |
4.1.1 网络拓扑模型 | 第44-45页 |
4.1.2 组网流程 | 第45-46页 |
4.1.3 微功率无线网络中基于CSMA/CA多点协作的传输时延分析 | 第46-47页 |
4.2 基于Bellman-ford算法改进的跳数受限的备用路径选择算法 | 第47-50页 |
4.2.1 Bellman-ford算法 | 第47-48页 |
4.2.2 基于改进的Bellman-ford算法的跳数受限的备用路径算法 | 第48-50页 |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0-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微功率异构网络中低时延能量有效的备用路径算法 | 第56-68页 |
5.1 微功率异构网络模型 | 第56-57页 |
5.2 目标参数分析 | 第57-60页 |
5.2.1 网络传输时延 | 第57-58页 |
5.2.2 路径传输能耗 | 第58-59页 |
5.2.3 两个目标的联合优化 | 第59-60页 |
5.3 联合优化算法 | 第60-63页 |
5.3.1 路径初始化 | 第60-62页 |
5.3.2 包传输 | 第62页 |
5.3.3 路径表的更新迭代 | 第62-63页 |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3-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68-72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8-69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