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本论文框架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系统原理与总体设计 | 第16-37页 |
2.1 AFS系统定义 | 第16页 |
2.2 水平方向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转角规律 | 第16-25页 |
2.2.1 基于阿克曼转向原理的转弯半径求取 | 第18-21页 |
2.2.2 基于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转弯半径求取 | 第21-23页 |
2.2.3 水平方向前照灯偏转角边界值确定 | 第23-25页 |
2.3 竖直方向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转角规律 | 第25-27页 |
2.3.1 重心变化对前照灯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2 俯仰角对前照灯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3 竖直方向前照灯偏转角边界值确定 | 第27页 |
2.4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和功能要求 | 第27-28页 |
2.5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8-30页 |
2.5.1 系统结构框图 | 第28-29页 |
2.5.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29-30页 |
2.5.3 车灯旋转执行模块设计 | 第30页 |
2.6 主要模块单元设计 | 第30-35页 |
2.6.1 直流稳压电源模块 | 第30-31页 |
2.6.2 微处理器模块 | 第31页 |
2.6.3 协议电平转换模块 | 第31-34页 |
2.6.4 陀螺仪模块 | 第34页 |
2.6.5 环境光测量模块 | 第34页 |
2.6.6 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 第34-35页 |
2.6.7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 | 第35页 |
2.7 系统软件设计概述 | 第35-36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7-47页 |
3.1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 第37-39页 |
3.2 电平转换模块电路设计 | 第39-42页 |
3.2.1 基于K线的KWP2000协议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 第39页 |
3.2.2 SAEJ1850(VPW)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 第39-40页 |
3.2.3 SAEJ1850(PWM)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3.2.4 CAN总线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 第41页 |
3.2.5 自动方向感应8位双向电平转换器 | 第41-42页 |
3.3 辅助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 第42-43页 |
3.3.1 MPU6050陀螺仪模块电路设计 | 第42-43页 |
3.3.2 ISL76683环境光采集模块设计 | 第43页 |
3.4 无线收发模块电路设计 | 第43-44页 |
3.5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 第44页 |
3.6 系统硬件实物图 | 第44-4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7-57页 |
4.1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 | 第47-49页 |
4.1.1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总体设计 | 第47-48页 |
4.1.2 车灯旋转执行模块程序总体设计 | 第48-49页 |
4.2 协议自适应程序设计 | 第49-50页 |
4.3 汽车点火检测程序设计 | 第50-51页 |
4.4 OBD数据读取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4.5 MPU6050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4.6 无线收发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4.7 步进电机驱动程序设计 | 第54-5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57-72页 |
5.1 AFS测试平台搭建 | 第57-59页 |
5.1.1 ECU模拟器 | 第57-59页 |
5.1.2 车灯执行模块设计 | 第59页 |
5.2 汽车总线数据解析 | 第59-65页 |
5.2.1 K线数据解析 | 第60-64页 |
5.2.2 CAN总线数据解析 | 第64-65页 |
5.3 数据采集模块功能测试 | 第65-68页 |
5.4 执行旋转模块功能验证 | 第68-71页 |
5.4.1 水平方向功能验证 | 第70页 |
5.4.2 竖直方向功能验证 | 第70-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2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