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导论 | 第12-2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8页 |
| ·选题依据 | 第18-19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9-21页 |
| ·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23-24页 |
|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 ·研究思路 | 第24-27页 |
| ·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 ·研究框架 | 第25-26页 |
| ·研究内容结构 | 第26-27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7-28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28-49页 |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8-33页 |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33-49页 |
| 3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模式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第49-57页 |
|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49-50页 |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50-51页 |
| ·政府失灵论 | 第51-52页 |
| ·社区治理理论 | 第52-54页 |
|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模式理论 | 第54-57页 |
| 4. 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沿革 | 第57-64页 |
| ·政府主导型的依附政府发展阶段(建国初——文革前) | 第57-58页 |
| ·社会体育组织停滞阶段(文革中) | 第58-59页 |
| ·政府主导型恢复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中期) | 第59-61页 |
| ·政府选择与社会选择模式并存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 第61-64页 |
| 5 社会转型与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关系 | 第64-73页 |
| ·社会转型对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影响 | 第64-69页 |
|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社会背景 | 第64页 |
| ·社会转型对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影响 | 第64-65页 |
| ·社会转型对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要求 | 第65-69页 |
| ·城市社区治理与城市社会体育组织 | 第69-71页 |
| ·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性 | 第69-70页 |
| ·城市社区治理需要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积极参与 | 第70-71页 |
| ·关于社会转型中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讨论 | 第71-73页 |
| 6 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与社会体育组织发展 | 第73-87页 |
| ·公共服务型政府对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影响 | 第73-78页 |
|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 | 第73-76页 |
| ·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对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要求 | 第76-78页 |
| ·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与社会体育组织发展 | 第78-82页 |
| ·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涵义 | 第78-79页 |
| ·体育公共服务分类是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 第79页 |
| ·体育公共服务分类 | 第79-81页 |
|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在体育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 第81-82页 |
| ·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与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关系 | 第82-87页 |
| ·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政府职能定位 | 第83-84页 |
|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社会体育组织发展定位 | 第84-85页 |
|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城市社会体育组织与政府关系处理 | 第85-87页 |
| 7. 上海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现状 | 第87-114页 |
| ·上海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外部环境 | 第87-89页 |
| ·基本形成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制环境 | 第87页 |
| ·社会组织发展迅速 | 第87-88页 |
| ·政府实施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 | 第88-89页 |
| ·初步搭建政社合作平台 | 第89页 |
| ·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 | 第89页 |
| ·上海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概况 | 第89-95页 |
| ·上海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迅速 | 第90页 |
| ·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初步建立四级健身设施体系 | 第90-92页 |
| ·市民对体育健身多元化需求 | 第92-93页 |
| ·体育行政部门启动对社会体育组织规范化评估工作 | 第93页 |
| ·初步构建政府主导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 第93-95页 |
| ·上海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基本状况 | 第95-100页 |
|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类型 | 第95-97页 |
|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特征 | 第97-100页 |
| ·上海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体制 | 第100-101页 |
| ·健身组织活动基本状况 | 第101-108页 |
|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方面存在主要问题 | 第108-114页 |
| 8. 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 | 第114-128页 |
| ·政府促进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策略 | 第114-119页 |
| ·树立服务理念、加快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第114-115页 |
| ·完善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体制环境 | 第115-118页 |
| ·建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枢纽式管理体制 | 第115-117页 |
| ·政府对促进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制度设计 | 第117-118页 |
| ·建立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支持体系 | 第118-119页 |
| ·政府优先向核心类组织购买体育公共服务 | 第118页 |
| ·落实核心类组织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118-119页 |
| ·加强核心类服务组织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 第119页 |
| ·社会体育组织与体育公共服务功能对接的发展模式 | 第119-125页 |
| ·社会体育组织承接体育公共服务的功能定位 | 第120-121页 |
| ·社会体育组织承接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培育原则 | 第121页 |
| ·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并承接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路径 | 第121-125页 |
| ·构建三级组织服务运行网络 | 第122-123页 |
| ·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网络 | 第123页 |
| ·完善健身指导服务体系 | 第123-124页 |
| ·以体育项目协会为主导,提高健身活动服务成效 | 第124-125页 |
| ·构建体育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 第125页 |
| ·完善体质监测服务网络 | 第125页 |
| ·强化核心类社会体育组织发展保障措施 | 第125-128页 |
| 9、主要结论 | 第128-129页 |
| 10、参考文献 | 第129-136页 |
| 致谢 | 第136-137页 |
| 附件 | 第137-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