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Android用户隐私保护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概述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基于策略执行的用户隐私保护技术第13-14页
        1.2.2 基于系统加固的用户隐私保护技术第14-16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6-17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7-19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第19-30页
    2.1 Android系统简介第19页
    2.2 Android系统架构第19-22页
        2.2.1 Linux内核层第20页
        2.2.2 中间件层第20-21页
        2.2.3 应用程序层第21-22页
    2.3 Android应用编程模型第22页
        2.3.1 Android应用组件第22页
        2.3.2 Intent与组件间通信机制第22页
    2.4 Android系统安全机制第22-26页
        2.4.1 应用签名机制第23页
        2.4.2 沙箱机制第23-24页
        2.4.3 权限机制第24-26页
        2.4.4 Binder机制第26页
    2.5 用户隐私面临的安全性问题分析第26-29页
        2.5.1 系统安全性问题造成的用户隐私泄露第27页
        2.5.2 软件安全性问题造成的用户隐私泄露第27-28页
        2.5.3 论文研究工作动机第28-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基于逆向工程的Android应用软件权限策略执行方案第30-43页
    3.1 Android应用软件分析技术第30-31页
        3.1.1 应用软件静态分析第30-31页
        3.1.2 应用软件动态分析第31页
    3.2 应用软件权限策略设计第31-33页
    3.3 Android应用软件权限策略执行方案设计第33-39页
        3.3.1 应用软件敏感API提取第34-36页
        3.3.2 应用软件权限使用监测第36-37页
        3.3.3 应用权限策略方案实现流程设计第37-39页
    3.4 实验与性能分析第39-42页
        3.4.1 实验环境第39页
        3.4.2 方案有效性测试第39-41页
        3.4.3 方案性能分析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基于上下文的Android权限机制安全增强方案第43-55页
    4.1 应用上下文第43-44页
    4.2 安全增强的Android权限模型第44-47页
        4.2.1 威胁分析第44-45页
        4.2.2 权限检查模型第45-46页
        4.2.3 上下文相关的权限检查模型第46-47页
    4.3 权限机制安全增强方案设计第47-51页
        4.3.1 权限机制安全增强方案流程设计第47-49页
        4.3.2 应用上下文构建方法第49-50页
        4.3.3 上下文相关权限策略设计第50-51页
    4.4 实验与性能分析第51-54页
        4.4.1 实验环境第51页
        4.4.2 方案有效性测试第51-52页
        4.4.3 系统性能分析第52-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Android用户隐私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55-67页
    5.1 开发环境简介第55-56页
        5.1.1 Eclipse开发环境搭建第55-56页
        5.1.2 Android系统源码获取第56页
    5.2 Android用户隐私保护系统设计第56-61页
        5.2.1 用户隐私保护系统框架结构设计第57-58页
        5.2.2 用户隐私保护系统总体流程设计第58-61页
    5.3 Android用户隐私保护系统的实现第61-65页
        5.3.1 应用权限选择性授予功能的实现第61-62页
        5.3.2 应用软件权限策略定制功能实现第62-64页
        5.3.3 上下文相关权限检查功能实现第64-65页
    5.4 系统性能测试第65-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总结第67-68页
    6.2 未来研究工作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adoop的互联网新闻阅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受ELM启发的极速非线性判别分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