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缓冲区溢出漏洞精准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研究现状和动机第13-14页
    1.3 本文工作第14-16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背景知识及相关工作第17-23页
    2.1 静态分析技术与工具第17-20页
    2.2 静态警报处理第20-21页
    2.3 机器学习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第21-22页
    2.4 本章总结第22-23页
第三章 缓冲区溢出漏洞模式研究第23-45页
    3.1 缓冲区溢出漏洞第23-25页
    3.2 漏洞模式研究第25-43页
        3.2.1 缓冲区溢出的操作分布第27-28页
        3.2.2 缓冲区溢出漏洞产生机理第28-35页
        3.2.3 缓冲区溢出的修复模式第35-43页
    3.3 本章总结第43-45页
第四章 缓冲区溢出的静态分析方法第45-61页
    4.1 方法概述第45页
    4.2 方法原理第45-51页
        4.2.1 初步定位第46页
        4.2.2 精准检测第46-49页
        4.2.3 检测算法第49-51页
    4.3 工具实现第51页
    4.4 实验研究第51-57页
        4.4.1 自变量和因变量第52页
        4.4.2 实验步骤第52页
        4.4.3 实验结果第52-57页
    4.5 讨论第57-59页
        4.5.1 语法分析占用时间第57页
        4.5.2 自定义函数第57-58页
        4.5.3 理解变量名第58-59页
    4.6 本章总结第59-61页
第五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静态分析警报处理第61-71页
    5.1 方法概述第61页
    5.2 方法原理第61-65页
        5.2.1 特征选择第62-64页
        5.2.2 静态分析抽取特征第64页
        5.2.3 训练和验证模型第64-65页
    5.3 工具实现第65页
    5.4 实验研究第65-68页
        5.4.1 数据集第65-66页
        5.4.2 评判标准第66页
        5.4.3 实验步骤第66-67页
        5.4.4 实验结果第67-68页
    5.5 讨论第68-69页
    5.6 本章总结第69-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6.1 本文主要工作第71-72页
    6.2 未来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简历与科研成果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官责任制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下一篇:十四世纪青花瓷分类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