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生物质能利用开发技术与利用现状 | 第10-12页 |
1.3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碱金属引发的相关问题 | 第12-13页 |
1.4 细颗粒物的危害 | 第13-14页 |
1.4.1 细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 | 第13-14页 |
1.4.2 细颗粒物对环境的危害 | 第14页 |
1.5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细颗粒物生成特性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5.1 细颗粒物的形成机理 | 第14-16页 |
1.5.2 细颗粒物生成特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生物质直燃电厂细颗粒物化学特性与形貌特性分析 | 第20-27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0页 |
2.2.2 实验与分析 | 第20-21页 |
2.3 不同粒径细颗粒物中组成元素赋存形态分析 | 第21-23页 |
2.4 不同粒径细颗粒物形貌特性分析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碱金属化学热力学平衡模拟 | 第27-32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化学热力学平衡模拟原理 | 第27-28页 |
3.3 温度对碱金属迁移转化规律影响的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 | 第28-29页 |
3.4 不同秸秆对碱金属迁移转化规律影响的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 | 第29-30页 |
3.5 碱金属含量对碱金属迁移转化规律影响的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 | 第30-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碱金属对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细颗粒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 | 第32-53页 |
4.1 引言 | 第3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2-36页 |
4.2.1 实验样品 | 第32-34页 |
4.2.2 实验装置 | 第34-35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4.3 温度对水稻秸秆燃烧过程中细颗粒物生成特性的影响 | 第36-42页 |
4.3.1 温度对细颗粒物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36-38页 |
4.3.2 温度对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和形貌特性的影响 | 第38-42页 |
4.4 不同秸秆对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细颗粒物生成特性的影响 | 第42-45页 |
4.4.1 不同秸秆对细颗粒物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42-43页 |
4.4.2 不同秸秆对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和形貌特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4.5 碱金属对水稻秸秆燃烧过程中细颗粒物生成特性的影响 | 第45-51页 |
4.5.1 碱金属对细颗粒物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46-48页 |
4.5.2 碱金属对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和形貌特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4.5.3 碱金属对细颗粒物微观特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