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案例研究 | 第12-19页 |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问题设计 | 第12-13页 |
一 样本选择 | 第12-13页 |
二 问题设计 | 第13页 |
第二节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审判实践 | 第13-19页 |
一 数量和比重 | 第13-14页 |
二 审理结果 | 第14-19页 |
第二章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关概况 | 第19-23页 |
第一节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立法沿革 | 第19页 |
第二节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概念和性质 | 第19-21页 |
一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概念 | 第19-20页 |
二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性质 | 第20-21页 |
第三节 离婚损害赔偿的功能 | 第21-23页 |
一 填补无过错方的损害 | 第21-22页 |
二 预防离婚赔偿损害过错行为的发生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3-30页 |
第一节 离婚损害赔偿适用范围过窄 | 第23-25页 |
一 规定的离婚损害赔偿项目少 | 第23-24页 |
二 部分有责事由概念模糊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对提起离婚损害赔偿要求的一方举证能力要求高 | 第25-27页 |
第三节 赔偿主体范围狭窄 | 第27-28页 |
第四节 制裁警示力度不够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其他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 第30-32页 |
第一节 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有明确规定的 | 第30-31页 |
一 瑞士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 第30页 |
二 法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 第30-31页 |
三 我国台湾地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 第31页 |
第二节 通过判例确认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 | 第31-32页 |
一 日本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 第31页 |
二 美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完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 | 第32-39页 |
第一节 扩充离婚损害赔偿的有责原因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完善离婚损害赔偿的举证制度 | 第34-36页 |
一 减轻无过错方的举证责任 | 第34-35页 |
二 在一定程度上采纳容忍无过错方提供的有瑕疵的证据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扩大赔偿的义务主体 | 第36-37页 |
第四节 明确在分割财产中照顾无过错方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个人简介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