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缩略语 | 第6-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1 引言 | 第11-17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1.3 研究构想 | 第16页 |
| 1.4 操作性定义 | 第16-17页 |
| 1.5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 2.2 样本量 | 第18页 |
| 2.3 测量工具 | 第18-19页 |
| 2.4 数据收集 | 第19页 |
| 2.5 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 2.6 质量控制 | 第20-21页 |
| 2.7 技术路线图 | 第21页 |
| 3 结果 | 第21-27页 |
| 3.1 妇科癌症患者和配偶的基本情况 | 第21-23页 |
| 3.2 妇科癌症患者和配偶的二元支持应对与亲密关系的特点 | 第23-24页 |
| 3.3 妇科癌症患者和配偶的二元支持应对与亲密关系的互依性 | 第24-25页 |
| 3.4 妇科癌症患者和配偶二元支持应对与亲密关系的主体-客体互倚分析 | 第25-27页 |
| 4 讨论 | 第27-32页 |
| 4.1 妇科癌症患者和配偶二元支持应对与亲密关系的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 4.2 妇科癌症患者和配偶夫妻支持应与及亲密关系存在差异性 | 第28页 |
| 4.3 妇科癌症患者和配偶夫妻支持应与及亲密关系存在相关性 | 第28-29页 |
| 4.4 妇科癌症患者和配偶二元支持应对与亲密关系存在主-客体效应 | 第29-32页 |
| 5 结论 | 第32页 |
| 6 创新点 | 第32-33页 |
| 7 不足之处 | 第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9页 |
| 附录 | 第39-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综述 | 第43-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