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应用PID的信道估计方法以及编译码器的DSP实现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符号说明第7-9页
引言第9-12页
第一章 无线通信中的信道估计第12-29页
    1.1 信道估计背景及概述第12-14页
    1.2 无线通信信道第14-20页
        1.2.1 信道传播机制第14-18页
        1.2.2 多径信道的信号衰落第18-20页
    1.3 信道估计算法第20-29页
        1.3.1 宽带系统中的信道模型第21-22页
        1.3.2 经典信道估计算法第22-28页
        1.3.3 新型信道估计算法第28-29页
第二章 PID的结构和理论分析第29-36页
    2.1 PID控制器模型第29-31页
    2.2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第31-32页
    2.3 常用的PID参数整定方法第32-35页
        2.3.1 凑式法[38]第33页
        2.3.2 临界比例度(Z-N)法[39]第33-34页
        2.3.3 衰减曲线法[40]第34-35页
    2.4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应用PID控制的信道估计第36-51页
    3.1 信道估计的系统模型第36-37页
    3.2 系统组成模块第37-41页
        3.2.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第37-40页
        3.2.2 信道估计中的PID控制器第40-41页
    3.3 Rayleigh信道中的仿真与分析第41-45页
        3.3.1 仿真结果与数据分析第41-45页
        3.3.2 结论第45页
    3.4 OFDM中的信道估计与PID控制器第45-51页
        3.4.1 OFDM中的信道估计第46-47页
        3.4.2 OFDM中PID控制器的应用第47-48页
        3.4.3 仿真与结果分析第48-50页
        3.4.4 结论第50-51页
第四章 Turbo码与LDPC码在DSP中的编译码实现第51-58页
    4.1 Turbo码的实现第51-53页
        4.1.1 编码器实现第51-52页
        4.1.2 译码器实现第52-53页
    4.2 LDPC码的实现第53-55页
        4.2.1 编码器实现第53-54页
        4.2.2 译码器实现第54-55页
    4.3 性能比较与分析第55-57页
    4.4 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1页
    5.1 总结第58-59页
    5.2 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66-6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位犯罪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下一篇:乌司他丁和α1-胸腺肽联合应用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