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30页 |
1.1 前言 | 第13页 |
1.2 多孔介质燃烧技术 | 第13-16页 |
1.2.1 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1.2.2 多孔介质种类及材料 | 第14-16页 |
1.3 碳化硅网状多孔陶瓷的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1.3.1 制备工艺 | 第16-18页 |
1.3.2 烧结方式 | 第18-21页 |
1.3.3 增强机理 | 第21-24页 |
1.4 网状多孔陶瓷断裂行为的评价 | 第24-27页 |
1.4.1 经典力学理论 | 第24-26页 |
1.4.2 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26-27页 |
1.5 本论文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第2章 碳化硅网状多孔陶瓷浆料的流变学研究 | 第30-44页 |
2.1 实验 | 第30-33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30-31页 |
2.1.2 实验过程 | 第31-32页 |
2.1.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32-33页 |
2.2 碳化硅浆料的流变性能研究 | 第33-36页 |
2.2.1 分散剂对碳化硅浆料流动性影响 | 第33-34页 |
2.2.2 结合剂对碳化硅浆料触变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2.2.3 增稠剂对碳化硅浆料触变性能的影响 | 第36页 |
2.3 碳化硅网状多孔陶瓷的制备研究 | 第36-42页 |
2.3.1 物相组成 | 第37页 |
2.3.2 显微结构 | 第37-40页 |
2.3.3 物理性能 | 第40-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3章 碳化硅网状多孔陶瓷浸渍增强研究 | 第44-54页 |
3.1 实验 | 第44-46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44页 |
3.1.2 实验过程 | 第44-45页 |
3.1.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45-46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3.2.1 物相组成 | 第46-47页 |
3.2.2 显微结构 | 第47-49页 |
3.2.3 物理性能 | 第49-51页 |
3.2.4 抗热震性能 | 第51-52页 |
3.2.5 抗氧化性能 | 第52-5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碳化硅网状多孔陶瓷原位增强研究 | 第54-70页 |
4.1 实验 | 第54-56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54页 |
4.1.2 实验方案 | 第54-55页 |
4.1.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55-56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6-68页 |
4.2.1 碳化硅预形体的孔筋分析 | 第56-60页 |
4.2.2 碳化硅网状多孔陶瓷的微结构与性能 | 第60-65页 |
4.2.3 讨论 | 第65-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碳化硅网状多孔陶瓷残余应力增强研究 | 第70-96页 |
5.1 实验 | 第70-72页 |
5.1.1 实验原料 | 第70页 |
5.1.2 实验方案 | 第70-72页 |
5.1.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72页 |
5.2 碳化硅网状多孔陶瓷残余应力分析研究 | 第72-84页 |
5.2.1 含硅源的氧化铝浸渍浆料的物相与结构 | 第73-75页 |
5.2.2 碳化硅网状多孔陶瓷的显微结构与性能 | 第75-80页 |
5.2.3 残余应力分析与讨论 | 第80-84页 |
5.3 碳化硅网状多孔陶瓷残余应力的优化研究 | 第84-95页 |
5.3.1 含红柱石的氧化铝浸渍浆料的物性参数 | 第84-86页 |
5.3.2 碳化硅网状多孔陶瓷孔筋结构与性能 | 第86-92页 |
5.3.3 三层结构孔筋层间残余应力的定量分析 | 第92-93页 |
5.3.4 讨论 | 第93-9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6章 基于三维重构的碳化硅网状多孔陶瓷断裂行为研究 | 第96-109页 |
6.1 不同孔筋结构碳化硅网状多孔陶瓷的制备 | 第96-99页 |
6.1.1 实验 | 第96-97页 |
6.1.2 结果与讨论 | 第97-99页 |
6.2 X-μCT断层扫描-有限元/光弹性分析 | 第99-108页 |
6.2.1 X-μCT断层扫描及三维重构 | 第99-100页 |
6.2.2 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 第100-107页 |
6.2.3 力学性能的光弹性分析 | 第107-10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7章 碳化硅网状多孔陶瓷内预混气体燃烧特性研究 | 第109-124页 |
7.1 实验 | 第109-112页 |
7.1.1 多孔介质的制备 | 第109-111页 |
7.1.2 多孔介质燃烧实验 | 第111-112页 |
7.2 多孔介质的结构分析 | 第112-114页 |
7.3 多孔介质的燃烧特性 | 第114-122页 |
7.3.1 火焰稳定极限 | 第114-115页 |
7.3.2 轴向温度分布 | 第115-117页 |
7.3.3 火焰温度特性 | 第117-118页 |
7.3.4 表面温度分布 | 第118-120页 |
7.3.5 污染物排放 | 第120-122页 |
7.4 多孔介质的损毁 | 第122-123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7页 |
8.1 结论 | 第124-126页 |
8.2 展望 | 第126-127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40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0-142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42-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