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3-34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21页
        (一)研究背景第13-16页
        (二)研究意义第16-21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21-30页
        (一)治理理论的发展脉络第21-24页
        (二)西方的大学治理研究第24-26页
        (三)中国的大学治理研究第26-29页
        (四)现有研究评价第29-30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0-33页
        (一)研究思路第30-31页
        (二)研究方法第31-33页
    四、创新与不足第33-34页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第34-57页
    一、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分析的基础性理论第34-40页
        (一)“自组织”的秩序生成理论第35-36页
        (二)“多中心”的共同行动理论第36-38页
        (三)“治理”的价值属性与工具意义第38-40页
    二、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嵌入性分析工具第40-46页
        (一)“权威主导”模式的中国化治理第40-42页
        (二)“系统论”视角的中国特色治理体系第42-44页
        (三)“价值——制度——行动”的结构性框架第44-46页
    三、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相关概念的理论限定第46-50页
        (一)大学治理与大学善治第47-48页
        (二)大学内部管理体制与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第48-49页
        (三)中国公立高校的内部治理体系第49-50页
    四、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分析框架第50-57页
        (一)多维度框架下的“价值构成”分析第50-52页
        (二)历史制度框架下的“制度结构”分析第52-55页
        (三)行动过程框架下的“行动模式”分析第55-57页
第二章 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价值构成第57-86页
    一、公立高校的基本价值定位第57-67页
        (一)现代大学的功能价值定位第57-61页
        (二)现代大学的精神价值定位第61-65页
        (三)中国公立高校的政治价值定位第65-67页
    二、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核心价值取向第67-75页
        (一)政治价值维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第68-70页
        (二)功能价值维度:学术自由的精神第70-72页
        (三)精神价值维度:平等包容的文化第72-74页
        (四)价值保障维度:依法治校的原则第74-75页
    三、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价值取向偏离第75-86页
        (一)办学取向的功利化第76-80页
        (二)学术自由理念的扭曲第80-82页
        (三)平等理念与民主氛围的缺失第82-83页
        (四)“人治”观念的依然存在第83-86页
第三章 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制度结构第86-119页
    一、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理想制度结构第86-98页
        (一)现代大学内部的权力结构及其特征第87-90页
        (二)现代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制度化途径第90-93页
        (三)中国公立高校内部制度结构的理想框架第93-98页
    二、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现实制度结构第98-112页
        (一)政治领导制度第98-102页
        (二)行政管理制度第102-109页
        (三)学术自主管理制度第109-112页
    三、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制度结构缺陷第112-119页
        (一)制度结构的内部边界存在模糊性第112-114页
        (二)制度结构的内部关系存在不平等性第114-117页
        (三)制度结构的内部运行方式存在单一性第117-119页
第四章 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行动模式第119-144页
    一、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理想行动模式第119-128页
        (一)现代大学内部行动模式的基本类型第120-123页
        (二)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理想行动模式的设计原则第123-126页
        (三)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理想化行动模式的核心构件第126-128页
    二、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现实行动模式第128-136页
        (一)决策模式第128-132页
        (二)执行模式第132-134页
        (三)参与和监督模式第134-136页
    三、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行动模式障碍第136-144页
        (一)决策的高度集中问题第137-138页
        (二)执行的“一元化”问题第138-140页
        (三)参与和监督的弱化问题第140-144页
第五章 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优化的实现路径第144-171页
    一、强化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核心价值引领第144-151页
        (一)坚守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公立高校的“公利”属性第144-145页
        (二)尊重和维护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第145-147页
        (三)营造和构建平等包容的校园文化第147-149页
        (四)坚持和践行依法治校的基本原则第149-151页
    二、优化和创新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第151-164页
        (一)完善大学章程:优化公立高校内部宏观制度结构的核心环节第151-155页
        (二)制定权力清单:横向维度规约行政权力的制度安排第155-161页
        (三)引入负面清单:纵向维度激发学院活力的制度安排第161-164页
    三、完善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有效行动模式第164-171页
        (一)丰富民主决策的实现形式第164-167页
        (二)形成决策执行的多维格局第167-169页
        (三)实现充分参与和有效监督第169-171页
结语第171-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81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81-182页
致谢第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泽谕吉“脱亚入欧”思想研究
下一篇: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