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热重—红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油脂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食用油分析概述第10页
    1.2 食用油脂肪酸组成的研究第10-12页
        1.2.1 食用油脂肪酸概述第10-11页
        1.2.2 食用油脂肪酸常用的分析方法第11-12页
    1.3 食用油氧化分析第12-13页
    1.4 食用油种类与品质鉴别分析方法第13-15页
    1.5 回收油分析概述第15页
    1.6 热重及联机技术介绍第15-19页
        1.6.1 热重联机原理概述第15-16页
        1.6.2 联机技术在样品分析中的介绍第16-18页
        1.6.3 联机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18-19页
        1.6.4 联机技术在油脂分析中的应用第19页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19-22页
        1.7.1 课题研究意义第19-20页
        1.7.2 课题研究内容第20-22页
2 实验部分第22-27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22-26页
        2.1.1 实验试剂第22页
        2.1.2 样品信息第22-24页
        2.1.3 实验仪器第24页
        2.1.4 实验条件第24-26页
        2.1.5 数据处理第26页
    2.2 联机检测方法考察第26-27页
        2.2.1 TGA方法考察第26页
        2.2.2 FTIR方法考察第26页
        2.2.3 GC-MS方法考察第26-2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7-67页
    3.1 TGA-FTIR-GC-MS联用鉴别四类食用油第27-46页
        3.1.1 实验条件的建立第27-40页
        3.1.2 实验结果分析第40-42页
        3.1.3 数据分析第42-46页
    3.2 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别回收油第46-54页
        3.2.1 回收油与正常食用油热裂解分析第46-50页
        3.2.2 回收油与正常食用油热裂解逸出组分GC-MS分析第50-51页
        3.2.3 数据分析第51-54页
    3.3 不同氧化条件橄榄油氧化产物差异分析第54-64页
        3.3.1 橄榄油不同温度氧化产物比较分析第54-60页
        3.3.2 橄榄油同一温度不同等温时间氧化产物比较分析第60-64页
    3.4 橄榄油和大豆油氧化产物差异性比较分析第64-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森林火灾防控系统设计
下一篇:北斗与TD-LTE频段的低噪声放大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