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1-14页 |
1 绪论 | 第14-36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特征选择 | 第16-18页 |
1.3 基于粗糙集的特征选择 | 第18-27页 |
1.3.1 粗糙集理论的预备知识 | 第20-24页 |
1.3.2 粗糙集特征选择的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1.4 动态不完备数据的特征选择 | 第27-31页 |
1.4.1 面向不完备数据的特征选择 | 第27-29页 |
1.4.2 面向动态数据的特征选择 | 第29-31页 |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31-36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31-33页 |
1.5.2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33-36页 |
2 对象集动态变化时增量式特征选择 | 第36-64页 |
2.1 引言 | 第36-38页 |
2.2 问题描述 | 第38-39页 |
2.3 基于正区域的特征选择 | 第39-44页 |
2.4 单个对象增删时增量式特征选择 | 第44-51页 |
2.4.1 单个对象增删时正区域的更新机制 | 第44-47页 |
2.4.2 单个对象同时增删时特征选择算法 | 第47-51页 |
2.5 多个对象增删时增量式特征选择 | 第51-57页 |
2.5.1 多个对象增删时正区域的更新机制 | 第52-54页 |
2.5.2 多个对象同时增删时特征选择算法 | 第54-57页 |
2.6 实验分析 | 第57-62页 |
2.6.1 特征子集 | 第57-58页 |
2.6.2 运行时间 | 第58-60页 |
2.6.3 分类精度 | 第60-62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3 特征集动态变化时增量式特征选择 | 第64-86页 |
3.1 引言 | 第64-65页 |
3.2 问题描述 | 第65-66页 |
3.3 特征集增删时正区域更新机制 | 第66-69页 |
3.4 特征集合增删时增量式特征选择算法 | 第69-74页 |
3.4.1 算法设计 | 第69-73页 |
3.4.2 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 第73-74页 |
3.5 实验分析 | 第74-84页 |
3.5.1 运行时间 | 第75-80页 |
3.5.2 敏感性分析 | 第80-81页 |
3.5.3 特征集同时增加和删除的比较 | 第81-83页 |
3.5.4. 分类精度 | 第83-8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4 特征值动态变化时增量式特征选择 | 第86-114页 |
4.1 引言 | 第86-87页 |
4.2 问题描述 | 第87-88页 |
4.3 单个对象特征值变化时增量式特征选择 | 第88-95页 |
4.3.1 单个对象特征值变化时正区域的更新机制 | 第88-92页 |
4.3.2 单个对象特征值变化时增量式特征选择算法 | 第92-95页 |
4.4 多个对象特征值变化时增量式特征选择 | 第95-99页 |
4.4.1 多个对象特征值变化时正区域的更新机制 | 第95-97页 |
4.4.2 多个对象特征值变化时增量式特征选择算法 | 第97-99页 |
4.5 实验分析 | 第99-113页 |
4.5.1 算法的高效性 | 第100-103页 |
4.5.2 算法的有效性 | 第103-11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5 基于混合度量的高效特征选择 | 第114-144页 |
5.1 引言 | 第114-115页 |
5.2 面向不完备数据的混合度量特征选择算法 | 第115-124页 |
5.2.1 问题描述 | 第116页 |
5.2.2 特征度量 | 第116-118页 |
5.2.3 算法设计 | 第118-119页 |
5.2.4 实验分析 | 第119-124页 |
5.3 面向代价敏感数据的混合度量特征选择算法 | 第124-141页 |
5.3.1 问题描述 | 第125页 |
5.3.2 相关工作 | 第125-128页 |
5.3.3 特征度量 | 第128-131页 |
5.3.4 算法设计 | 第131-135页 |
5.3.5 实验分析 | 第135-14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41-14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44-148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144-145页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45-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8页 |
附录A | 第158-16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0-16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