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7页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0-14页 |
1.2.1 硫化物Rb-Sr定年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硫化物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骆驼山矿床的研究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案、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案 | 第14-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6-17页 |
第2章 栾川矿集区地质背景 | 第17-20页 |
2.1 地层 | 第17页 |
2.2 构造 | 第17页 |
2.3 岩浆岩 | 第17-19页 |
2.4 区域矿产 | 第19-20页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0-26页 |
3.1 矿区地层 | 第20页 |
3.2 矿区构造 | 第20页 |
3.3 矿区岩浆岩 | 第20-21页 |
3.4 矿体特征 | 第21-22页 |
3.5 矿石特征 | 第22-26页 |
第4章 金属硫化物的Rb-Sr定年、硫同位素和原位微区微量元素特征 | 第26-43页 |
4.1 Rb-Sr定年 | 第26-28页 |
4.1.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第26页 |
4.1.2 年龄测试结果 | 第26-28页 |
4.2 硫同位素 | 第28-30页 |
4.2.1 测试方法 | 第28页 |
4.2.2 分析结果 | 第28-30页 |
4.3 原位微区微量元素特征 | 第30-43页 |
4.3.1 样品特征及测试方法 | 第30页 |
4.3.2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 第30-31页 |
4.3.3 闪锌矿LA-ICP-MS分析结果 | 第31-32页 |
4.3.4 磁黄铁矿LA-ICP-MS分析结果 | 第32页 |
4.3.5 黄铁矿LA-ICP-MS分析结果 | 第32-33页 |
4.3.6 硫化物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 | 第33-43页 |
第5章 纹层状矿石的成因 | 第43-55页 |
5.1 成矿时代 | 第43-44页 |
5.2 成矿温度 | 第44-45页 |
5.3 成矿物质来源 | 第45-52页 |
5.3.1 硫同位素特征 | 第45-47页 |
5.3.2 锶同位素特征 | 第47-49页 |
5.3.3 闪锌矿的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成因的约束 | 第49-50页 |
5.3.4 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成因的约束 | 第50-52页 |
5.4 纹层状矿石的成因 | 第52-53页 |
5.5 对骆驼山矿床成因的约束 | 第53-5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72页 |
附录 | 第72页 |